基于顺笛美育课程建设的初中音乐教学探析
林希
福建省厦门市蔡塘学校361000
摘要:在当今教育体系中,美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初中音乐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正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元素。顺笛,这一富有特色的音乐文化载体,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将顺笛融入初中音乐美育课程建设,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更能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提供新的思路。它有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为初中音乐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顺笛美育;初中音乐;教学
引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初中音乐教学对美育的追求更加多元。顺笛,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乐器,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顺笛美育课程,是对传统音乐教学的创新拓展。这一举措有助于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独特的音色之美,了解丰富的地域文化,同时也是探索如何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更好地实现音乐教育与美育相结合的积极尝试。
一、顺笛在初中音乐美育课程中的价值
顺笛在初中音乐美育课程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从音乐审美价值来看,顺笛独特的音色或悠扬空灵,或清脆明亮,能极大地拓宽学生对音乐音色的感知范围。例如在演奏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曲目时,其独特的旋律线条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同于现代流行音乐的古典美。在文化传承价值方面,顺笛承载着特定地域的音乐文化传统。它是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通过在初中音乐美育课程中的引入,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民间音乐的精髓,如一些古老的顺笛曲目背后可能有着动人的民间故事。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价值而言,学习顺笛需要掌握呼吸技巧、指法等,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专注力。同时,顺笛的合奏等形式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二、顺笛美育课程建设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课程目标设定
初中顺笛美育课程目标设定需贴合学生特点与教育需求,短期目标应注重基础技能掌握,如在第一个月内让学生熟悉顺笛构造,掌握正确持笛姿势与基本指法,像学会按孔的正确位置等。中期目标则是提升演奏能力,三个月左右能吹奏简单曲目,如《彩云追月》的顺笛版,理解基本节奏与旋律的配合。长期目标着眼于综合素养提升,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学生要能深入理解顺笛文化内涵,如了解顺笛在当地民俗中的意义,还能进行简单的顺笛创作,改编一些简单旋律。这有助于逐步引导学生从技能学习到文化理解与创作能力的提升,全面实现美育目标。
(二)教材与教学资源开发
在校本资源开发与储备方面,针对顺笛美育课程,需要充分整合并利用现有资源,以弥补传统音乐教材中顺笛内容的不足。应系统介绍顺笛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包括其起源于特定地区的民间艺术传承等。同时,结合详细的演奏技巧说明,提供丰富的指法图和练习曲目。在教学资源分享上,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视频是一项重要举措。这些视频可以展示顺笛演奏大师的精湛技艺,让学生直观感受顺笛的独特魅力。此外,还可以积极收集整理民间的顺笛曲谱,并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顺笛校本教材。在教材中,注重融入当地特色文化元素,如将本地民间故事与顺笛曲目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顺笛的过程中,能够深入了解并传承本土文化。
(三)教学方法创新
在顺笛美育课程中,创新教学方法对于提升教学效果至关重要。项目化教学模式结合小组合作分工,为顺笛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倡导以项目为引领,将顺笛教学融入具体项目中,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实践和创新。例如,可以设定一个“顺笛文化探寻与演绎”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任务,如顺笛历史文化的调研、演奏技巧的切磋、曲目创作与编排等。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小组成员需根据各自专长和演奏水平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顺笛的文化背景和演奏技巧,还能在实践中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完成后,各组进行展示与分享,让学生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顺笛美育课程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顺笛美育课程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尽管我校已配备两名具有竹笛教学经验的教师,但在顺笛这一特定领域,仍需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满足新课标下美育教育的需求,同时确保在不占用国家标准课程时间的前提下,有效融入顺笛美育理念。为此,我们规划了一条旨在促进教师发展与再深造的路径。将定期邀请顺笛演奏领域的专家到校,为我校教师提供针对性的培训与指导,涵盖顺笛演奏技巧、教学方法及课程设计等多个方面。通过专家的引领,教师们能够系统学习顺笛的独特指法、气息控制等核心技能,并掌握针对不同学生水平的差异化教学策略。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顺笛相关的学术交流与研讨会,与业界同行建立紧密联系,分享教学心得,探讨解决教学难题的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顺笛美育课程建设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具有深远意义。它丰富了教学资源,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传承了民族文化。虽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不断探索创新,如优化师资、教学资源开发等,顺笛美育课程必将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更广阔音乐世界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大门。
参考文献
[1]杨成龙.美育视角下初中音乐课堂构建初探[J].山西教育(教学),2022,(12):77-78.
[2]陈艳.班级课堂器乐分层教学策略探究——以初中陶笛器乐教学为例[J].中小学音乐教育,2022,(05):10-13.
[3]宋权.竖笛教学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发展[J].戏剧之家,2021,(1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