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路工程机械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要点

作者

安文富

西南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省普洱市 666400

摘要:公路工程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生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机械是重要的施工工具。随着公路行业的发展,建设项目数量持续增长,施工难度也随之提升,企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因此需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控,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本文将重点探讨公路工程机械施工技术及其安全管理的关键要点,旨在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关键词:公路工程;机械;安全管理

引言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机械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质量可靠的重要保障。公路工程机械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和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资产保障。因此,深入了解公路工程机械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的要点,不仅有助于提高工程施工水平,还能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促进公路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公路工程机械施工技术

1.1填方施工

第一,填方作业所涉及的施工设备。土方施工设备:挖掘机、推土机、铲运机、装载机、平地机等。第二,施工方法。应用配套机械设备,建立“挖”“装”“运”“摊”“平”为一体的机械化流水作业。一是恢复路基中线,测标高,标注明桩、填筑高度。清理填方区域树根、淤泥,挖掘翻松地基,平地机平整、压实地基。二是地面横坡为1∶5时,挖掘机开挖台阶,填筑换填材料。水平分层填筑路基,按压实设备、公路填方技术要求,每层压实20cm。土方开挖及装运均采用自卸汽车、挖掘机和装载机。严格控制卸土量和土方摊铺量,整平后晾晒路基以控制含水量。三是含水量不足时,洒水车补水。压路机自两侧向中间有序碾压,直至填方路段压实度符合要求。

1.2路面施工

一是满足施工需求。设备数量、规格、类型应考虑施工现场位置、地形、工程质量标准,与施工内容形成配套。机械设备选用应考虑设备使用时的路面情况、经济运距。二是综合考虑机械化施工成本,设备费用和工程量成正比。三是机械设备类型可满足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要求,具有专业性、安全性特征。使用管理核心是规范操作,预防侧翻、故障。

1.3路面摊铺

一是应用沥青混凝土专用罐车、装载机将混合料运输到现场。装载前,车厢内需抹油,预防卸载、送料时粘连。运输距离较大时,注意控制车厢内温度。设计行车线路时,注意路面平整度,减少颠簸。二是自卸车保持空挡,停靠在摊铺机仓前滚轴处。三是摊铺机运输混合料,调整熨平板位置,保持平整。根据施工要求,预热熨平板,30min后开始摊铺。摊铺过程中注意控制给料速度、行进速度,确保沥青混凝土摊铺均匀。

1.4路面压实

摊铺、压实作业同步进行。摊铺机行进后,压路机紧跟其后。基于路面设计宽度,标注中轴线,压路机行驶以此为基准,自两侧向内碾压,抵达中心线后循环碾压。根据路面压实施工要求,选用双轮振动压路机。一是机械化碾压方法: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宽度约2.2~2.8m,碾压时,可同时启动轮胎压路机、双钢轮压路机,沿一条线碾压。二是碾压次数:每组压路机初压1遍,复压4遍,终压1~2遍,以轮迹消除为准。三是碾压温度。应用热拌沥青混合料时,应注意碾压温度,路表温度应<40℃。四是接缝处理。双机联合处理接缝,上下缝错开300mm,相邻横向接缝错位3m。压实操作时,应先碾压热接缝两侧20cm外区域,压实后,横向碾压。主要碾压中心区域剩余混合料。首次压入量1~2cm,压入路面10~15cm后,斜压45°。混合料冷却后,风镐刨除厚度不足区域,涂刷黏结材料。五是严格控制洒水量,不得大水量、不间断喷水,应雾状喷水。不粘轮,可间断喷水。注意保持碾压轮清洁,及时清除轮底混合料。可涂刷隔离剂、防黏结剂。

2筑路机械在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常见

第一,机械伤害。在筑路机械设备运行环节,若机械旋转运动部件和人员直接接触,可能产生碰撞、剪切、碾压、切割等伤害,对人体造成机械性损伤。第二,车辆伤害。在筑路机械作业过程中,如果和人体接触,可能导致坠车、翻车、刮擦等严重伤害。第三,起重伤害。在起重操作环节,如果起重机械设备功能缺失或人员操作不当,可能引发起重伤害事故。第四,触电。在筑路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如果对现场环境勘察不到位,触碰电力线路,容易引发触电事故。此外,如果现场施工未设置适当的安全警示标志,也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雷击等触电事故。第五,高处坠落。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高度超过2m的作业位置被视为高空作业。若防护措施不足或设施老化、损坏,可能导致高空坠落事故。

3公路工程机械施工技术安全管理要点

3.1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1)责任明确:规定安全管理的责任人和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安全管理责任人应当牢记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加强对施工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监督。(2)规章制度详细: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涵盖从施工前准备到施工后维护的全过程。规章制度应当具体明确,内容包括施工作业流程、安全操作规范、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程序等。(3)培训教育计划:制定安全培训和教育计划,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措施、事故案例分析等。

3.2安全培训与教育

首先,安全培训与教育应该覆盖全员,并针对不同岗位和工种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针对施工现场的特点和安全风险,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培训内容和教育方案。不同岗位的施工人员,如操作工、驾驶员、监理人员等,应接受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安全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全面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其次,安全培训与教育应该注重实效性和系统性。培训内容应当具体、实用、易于理解和操作。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实际操作的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施工人员传授安全知识和技能,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和行为习惯。同时,应确保培训过程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及时更新培训内容,跟进施工人员的学习进展。再者,安全培训与教育应当灵活多样,注重个性化和针对性。针对不同年龄、文化背景、工作经验和学习能力的施工人员,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

3.3安全检查与监督

首先,安全检查与监督应该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施工单位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检查机制和监督体系,明确安全检查的内容、频率、责任人和程序,确保对施工现场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和监督。安全检查内容应涵盖从施工设备的安全运行到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等各个方面,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安全设施和安全操作等。其次,安全检查与监督应该具有及时性和持续性。安全检查应该定期进行,并且不定期地进行随机抽查,确保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及时、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安全监督应持续跟进,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检查与监督应与施工过程同步进行,随着施工的进展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最后,安全检查与监督需要配备健全的管理和反馈机制。施工单位应建立专门的安全检查与监督部门或小组,负责安排和组织安全检查活动,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及时制定整改措施。

结束语

公路工程机械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对于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安全至关重要。通过本文的探讨,深入了解了机械施工技术的要点以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这将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姜春.公路工程机械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的要点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9(10):197.

[2]江雁.公路工程机械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J].价值工程,2014(07):86-87.

[3]鲍俊超.公路工程机械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的要点分析[J].科技视界,2018(1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