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种植中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运用
杨志远
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 内蒙古 呼伦贝尔 16265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在我国农作物种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农作物种植;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运用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度也随之不断提高。传统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农作物的需求。为此,应该不断创新农作物栽培技术,加大对无公害优质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力度,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入,为推动我国农作物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农作物种植中运用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意义
我国广袤的土地上,农作物的栽培遍布各地,为许多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采用无害栽培管理技术,能够增强农作物的耐灾害和抗病虫能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这种管理技术注重预防病虫害,采用生物和物理手段,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从而维护消费者的健康并增强对农产品的信任感。无害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农民通过运用这些管理技术,可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来源。同时,这些技术也有助于提升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运用现状
2.1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推广力度不足
虽然无公害栽培技术具有很多优势,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很多农民对这项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导致其推广力度不足。这可能是因为农民对无公害栽培技术的认识不够,或者是对传统栽培技术的依赖性较强。
2.2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人才短缺
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目前我国农业领域专业人才的供应量无法满足需求,导致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实施效果受到影响。
2.3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投入成本较高
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需要使用一些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替代传统化学农药和化肥,这些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增加了农民的种植成本。此外,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还需要投入一定的设施和技术支持,使得成本进一步增加。
3农作物种植中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的运用
3.1品种的选择
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播种的效果,目前市场上的农作物品种繁多,要结合当地的种植条件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品种。如果当地的气候条件比较干燥或者水资源不足,应选择抗寒和抗旱能力强的农作物品种,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在肥沃的黏土和黑土地上应种植优良品种,而肥力一般的沙性土壤应种植弱碱性的农作物品种。另外,从符合国家资质的厂家购买农作物品种,避免因种子质量问题而影响农作物种植。选择优质农作物种子,其纯度和净度应该大于99%、发芽率应该大于85%、水分含量应该小于13%。
3.2水肥管理
有效的灌溉和肥料施用是实践无害农业管理技术的核心。采用滴灌、喷灌等高效方式,可减少水资源浪费,提升灌溉效率,确保植物在各个生长阶段均得到适宜水分供应。结合作物需求和土壤状况,运用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化肥和微量元素,调整土壤养分比例,满足植物生长需求,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进而提高作物生长速度和产量,减少水肥资源浪费,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
3.3精细整地
土地状况对于采用无害农业管理技术至关重要,良好的土地环境是确保农作物生长顺利的关键。为了减少土壤污染对农作物种植的不利影响,必须正确进行土壤管理。通过适当的耕作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增强土壤的保水和保肥性能,有助于促进土壤中有机养分的吸收,以满足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在我国的许多种植区域,使用铧式犁来进行翻耕操作,可以有效混合有机养分和秸秆,但这种方法操作繁琐,干旱时会导致土壤缺水,影响农作物产量。因此,应该坚持少耕免耕的原则,几年进行一次深耕。在深耕和旋耕完成后,结合科学耙地来调整土壤墒情,通过压实操作使土壤更加坚实,确保土地平整,增强土壤的含水能力,以便农作物根系吸收足够的水分,保证幼苗生长茁壮。
3.4病虫害防治
疾病和虫害的防治在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一些常见的防治方法包括:(1)农业防治:选择品质优良、高产、抗病虫害的品种,避免大面积种植同一品种的农作物,可以有效延缓病虫害的爆发速度。最佳的做法是选择经过包衣处理的种子,这种方法经济实用且环保。及时整地,在收获后清除有病害的秸秆,将无害秸秆粉碎还田,深耕掩埋、耙平压实,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另外,连续种植2-3年的地块需要进行一次深耕。(2)物理防治:一些害虫对光线敏感,可以选择使用振动式杀虫灯,并在灯底部套上袋子,加入少量挥发性农药,可以有效提高害虫的歼杀效果,特别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效果显著。此外,可以利用选择性诱捕剂吸引和消灭害虫,这种方法破坏了害虫的交配环境,减少了害虫的繁殖数量。一些害虫有着明显的色彩偏好,如偏向黄色或蓝色。可以悬挂粘虫板来捕捉害虫,蓝色板可以有效捕捉苦菜象,黄色板则可以捕捉粉虱和蚜虫,但需要注意板的安装高度,应该高于农作物的植株。(3)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绿色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在种植农作物时,多样化种植不同品种的作物,为害虫的天敌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天敌的生长繁殖,提高害虫防治效果。
3.5农产品质量检测与认证
为了确保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种植领域的有效实施,必须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与认证工作。要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定期对农产品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同时,需要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力度,激励农民积极参与种植无公害农产品。推广和普及无公害农产品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还有助于保障消费者健康。政府应该增加对无公害农产品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农民了解无公害栽培技术的优势,以及无公害农产品对消费者和社会的益处。同时,政府还应该提高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奖励力度,鼓励更多农民种植无公害农产品。此外,农产品质量检测与认证工作不仅涉及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还包括对生产过程中环境、农药、化肥等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产品的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结语
总之,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运用,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推广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可以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贾爱宏.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实践[J].河北农机,2022(2):157-159.
[2]王松,李运祥.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应用实践[J].江西农业,2022(10):26-27.
[3]马洪波,苏茂军.无公害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10):218-220.
杨志远 男 1982年9月7日 辽宁省本溪市 汉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