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路径探索

作者

杨宏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云南省昆明市 ,65170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持续改革,民办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层面的作用举足轻重。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民办高职院校的核心课程之一,还是培养学生思政素养的主场所。特别是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注重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创新,持续改革教学模式,致力于构建高效、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文章分析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优势,结合实践情况,提出实践教学创新路径。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引言:民办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旨在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以往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侧重于灌输式讲解,不重视教学实践,使得学生对于思政课内容理解不够深入,很难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点灵活应用。所以,探究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创新路径逐步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课题。

一、基于思政实践教学,完善制度保障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民办高职院校在专业技能型、高素质人才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而思政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品质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课程,其教学实践显得愈加重要。新时期,民办高职院校及教师要注重思政实践教学,基于机制角度着手,构建教学保障体系,持续优化和完善思政教学实践的内容、方式,以此来为教学实践工作开展提供机制保障[1]。在此过程中,民办高职院校区级和党中央的文件精神,立足院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执行方案,统筹配置思政教师资源,基于各部门统筹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例如,民办高职院校需注重思政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思政教师具备扎实、专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民办高职院校还要定期组织思政教师参加各类专项化培训,持续强化思政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以社会调研、挂职锻炼等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此来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与此同时,民办高职院校还要加大资源投入力度,增设思政实践教学专项资金,做好后勤安全保障等。由此,不仅能将广大师生群体参与思政实践教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出来,还能保障思政实践教学创新成效。比如,民办高职院校可加强和政府、社会以及企业等单位之间的互动合作关系,一起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给学生开展思政教学提供多样的社会实践环境[2]。对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也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思政教师要立足学生的个体化需求、社会实际,设计更实用且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内容,如课堂理论教学、校外社会实践、校内实践教学等,由此,可形成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的完整教学链条,还能让思政实践教学更具感染力、吸引力。除此以外,思政教师还要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基于多维视角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整体表现,防止传统唯分数论的单一评价方式。在多元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其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持续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兴趣,增强其体验感。由此,可让高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基于多维视角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养,还可提升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效。值得注意的是,民办高职院校还要创建评价考核体系,通过评价考核实践教学活动,做好动态追踪,基于教学成效、学生表现、反馈等多个维度,对思政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准进行综合性评估,由此,不仅可让教师与学生结合考核结果,更好地调整教与学的策略,还可持续提升思政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二、基于思政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思政课侧重于理论知识讲解,通常由教师所主导,学生被动性地接受思政理论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失去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而创新思政实践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探究、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方法,能够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还能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在多元化的体验中感悟、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思政学习的有效性。同时,高职院校思政教师还要注重优化第一课堂教学,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以问题为核心导向提升思政实践教育效果。为了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政教师还要灵活运用当地的红色教育博物馆或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高职学生开展实践前的理论引导,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检索、查询相关资料,由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自主能动性,还能让学生在实践教学前就能完成相关的知识积累、查阅,有利于为实践教学做铺垫。接下来,教师即可构建第二课堂,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以人物访谈、专题调研、参观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持续地参与深入的实践锻炼,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思政理论知识,增强学生思政学习体验,还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思想,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3]。

三、基于思政实践教学,构建智慧课堂

信息化时代,各类数字化技术相继涌现,已逐步在各个学段的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在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也同样如此。在思政课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可精准分析学生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持续优化思政实践教学设计,有利于提升思政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同时,基于思政实践教学引入数字化技术,还可构建智慧课堂,不仅能让思政实践教学更具数字化,还能让学生借助课程平台自主选择实践内容学习和探索,并将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高效完成。除此以外,智慧化的学习环境还可让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在实践教学前,思政教师可结合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借助学习平台为其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寻问题的答案,也可在网络平台中互动与讨论。例如,由思政教师引出相关的思政话题,让学生在学习平台中实时在线发表观点,而后由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总结、反馈和指导,也可引导学生基于智慧课堂系统开展自我测评,而后让教师结合测评结果开展针对性的辅导由此,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兴趣,还可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4]。

四、结语

综上,民办高职院校需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水平、基础能力差异等,革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基于机制、教学方式、信息技术等层面创新思政实践教学,由此,不仅能保障思政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品质素养,还可实现高职思想政治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田,白杨.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路径分析[J].大学,2024,(15):84-87.

[2]黄悦忠.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探索[J].大学,2020,(17):148-149.

[3]曾学龙,谢颖,朱宇华.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探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8(02):104-107.

[4]夏道玉.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路径探析[D].苏州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