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融合地方文化特色的幼儿园班本化课程设计实践

作者

王仙凤

上海市浦东新区凌桥幼儿园 200137

性别;女

户籍:上海

民族;汉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中,班本化课程设计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班本化课程设计可以突出幼儿园课程教育特色,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以及积极性,从而高质量完成幼儿园课程教育。而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幼儿园班本化课程设计中则属于一项重要的措施,通过地方文化特色的融入既拓展了幼儿园课程教育内容,也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助于提升幼儿园班本化课程育人水平和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论文中分析和探究了幼儿园班本化课程教育中如何有效融入地方文化特色,用以共同探讨交流。

关键词:地方文化特色;幼儿园;班本化课程

前言:幼儿园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愈发凸显,通过幼儿园教育可以做好幼儿启蒙,促进幼儿的智慧成长和全面发育,从而达到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以及水平的目标。所以,为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和效果,需要积极推动地方文化特色在其中的融入,并且基于地方文化特色去打造班本化课程,使幼儿能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地方文化特色魅力,拓展幼儿园课程教育内容,达到提升幼儿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效果。

一、幼儿园班本化课程概述

幼儿园班本化课程所指的是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幼儿群体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以及身心发展特征,而由教师以及幼儿共同参与设计、实施的一种特色化课程模式。幼儿园班本化课程所强调的重点在于实现教育的个性化、差异化,从而使不同特点的幼儿都能够接受到与自身学习需求相契合的教育内容,并且班本化课程也能够有效实现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当中促进幼儿的知识学习和探索,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幼儿园班本化课程设计最为核心的价值在于打破了传统课程的束缚,是幼儿园教育不在单纯固定在传统的幼儿教育框架之内,从而开发更加贴合幼儿生活实际、符合幼儿学习需求的课程内容,既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主观能动性,也有助于形成创新化的课程形式,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提升幼儿园课程教育水平以及质量的效果。

二、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幼儿园班本化课程设计的意义

(一)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

在幼儿园班本化课程中,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其中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通过地方文化特色在其中的融入有效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教育内容,从而使幼儿园课程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多元、更具趣味性。这主要是由于在地方文化当中蕴含了丰富的趣味历史故事、民俗风情以及艺术文化等,而这些内容都是宝贵的幼儿园教育资源,通过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幼儿园班本化课程设计当中,不但能够为幼儿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材料,同时也能让幼儿在不断的接触以及了解中去体会和认识地方文化内涵,同样也拓展了幼儿的知识视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达到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以及水平的效果。

(二)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在推动幼儿园教育阶段,设计班本化课程可以展现出幼儿园教育的个性,并且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课程学习体验,对幼儿的综合发育和成长起到积极的意义和影响。将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到幼儿园班本化课程设计中,既实现了地方文化的传承以及弘扬,同样也能形成更加完善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在幼儿成长这一阶段,其属于刚刚开始探索客观世界,因此幼儿也具有极其丰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并且在这一时期融入地方文化特色也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起对地方文化的初步认同,在班本化课程中幼儿可以通过接触以及了解地方文化,建立起对于地方本土文化的情感联系、形成对地方文化的深刻认知,这有助于增强幼儿的文化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融合地方文化特色的幼儿园班本化课程设计实践对策

(一)挖掘特色资源,构建文化课程体系

在幼儿园班本化课程设计中,地方特色文化在其中的融入是一项创新性的举措,既有助于突出幼儿园班本化课程教育特色,同样也实现了幼儿园课程教育创新。因此,为了有效促进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幼儿园班本化课程设计中,首要任务便是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的挖掘,以此来构建特色化幼儿园班本化课程体系,充分展现出富有地方文化特色韵味的课程[1]。在实际中,对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整合要深度挖掘地方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历史故事、民间艺术、自然景观等多重文化内容,同时又要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需求进行精心的资源整合,将其有效融入到幼儿园班本化课程当中。例如:教师可以将民间艺术中的剪纸、泥塑以及编织等人入到幼儿园班本化课程中,并且设计以“民间艺术探索”作为主题的班本化课程,之后在教育中引导幼儿参观民俗艺术馆、民间艺术展览、或者是邀请民间艺人来园中展示等,以此来加深幼儿园对于地方特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提升幼儿园课程教育质量。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文化体验感受

为有效促进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幼儿园班本化课程之中,需要教师大力创新教学方法,从而通过多元教学方法去增强幼儿对于地方特色文化的体验和感受,给幼儿带来更加直观和具有互动性的学习体验。如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以及游戏化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方式[2]。例如:在幼儿园班本化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课程内容,之后在其中组织幼儿开展相应的活动,如在中秋节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一场以“月饼制作与分享”为主题的幼儿班级课堂活动,在这一阶段首先通过讲述有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相关故事帮助幼儿去了解中秋节,如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之后分享与中秋节相关的习俗,之后在班级中引领幼儿去亲手制作月饼,使幼儿在实践当中去体验文化的乐趣。最后,在班级中组织幼儿进行月饼的分享使幼儿亲口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体会中秋节这一节日的温馨和欢乐,这样既能够让幼儿感受到地方文化的内涵,又有助于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精神,达到提升幼儿园班本化课程实践质量的效果。

(三)加强家园合作,共促文化传承发展

在幼儿园班本化课程设计实践中,家庭和幼儿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家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促进地方文化传承和弘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幼儿园班本化课程设计阶段,需要致力于强化家园合作,通过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深度合作去促进幼儿园班本化课程创新。在幼儿园当中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家长讲座活动、亲子互动活动、家庭互动性作业等,使家长可以深度参与到幼儿园的成长中[3]。例如:幼儿园可以在春节这一节日前期组织开展“家庭春联书写”活动,教师首先向家长以及幼儿介绍春联的历史以及文化意义,之后带领着家长以及幼儿共同完成春联的书写,这样既能够增强亲子互动,也让幼儿和家长共同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在活动中家长也可以收集相关的春节传说故事、讲述地方春节特色文化等,以此来形成深度的家园互动,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参与去共同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达到提升幼儿园班本化课程质量和水平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班本化课程的设计当中,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其中是一项重要的举措,既有助于突出幼儿园班本化课程的特色化,也有助于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效果,促进幼儿群体的健康成长、提升幼儿的文化归属感。所以论文基于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幼儿园班本化课程进行了深度探索,提出了包含家园合作、创新教学方法、特色文化资源等多重对策,用以助力提升幼儿园班本化课程设计实践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晓琴.幼儿园班本化游戏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智力,2023(27):191-194.

[2]王富容.幼儿园班本化课程的实施策略探究[J].世纪之星—小学版,2021(6):25-26.

[3]田丽屏.走在幼儿园班本化课程探究的道路上[J].散文选刊:中旬刊,2021(11):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