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专业化建设与实践成效分析
陈静
雅安市名山区图书馆 625100
引言
未成年人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其阅读习惯、信息素养、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关乎社会文明进步和民族素质提升。图书馆以其丰富的文献资源和多元文化空间,在未成年人教育和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近年来,伴随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政策的深入实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逐步从传统的文献借阅向综合素养提升和社会参与转型。专业化、系统化、创新化的服务理念,成为推动未成年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尽管如此,当前未成年人服务在理念更新、资源配置、专业队伍、数字服务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短板。本文立足专业化建设视角,系统梳理我国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发展现状、主要成效与突出问题,提出专业化路径与对策建议,为公共图书馆和行业管理部门优化未成年人服务、提升服务实效提供参考。
一、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专业化建设的现实基础与发展需求
伴随“全民阅读”“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国家政策的持续推进,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在顶层设计、政策保障、资金投入、社会关注等方面不断加强,为专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专业化服务不仅体现在硬件环境的改善,更突出于理念引领、制度建设、资源优化与人才培养等综合层面。当前,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设立专门的未成年人服务部门,配备专业馆员,开辟分龄化、分主题的儿童与青少年阅览空间,建设富有启发性的阅读、学习、体验和交流平台。同时,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图书馆建设也为未成年人服务创新提供了新动能。另一方面,新时代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和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对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标准等提出更高要求。
二、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专业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举措
专业化建设的核心在于构建科学的服务体系、完善的工作流程与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服务理念专业化是基础。现代图书馆需以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为导向,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倡导激发兴趣、引导成长、赋能创新的服务宗旨,注重未成年人多元阅读需求和差异化发展。队伍建设是保障。专业馆员队伍需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儿童阅读、信息技术等跨领域知识,既能设计个性化阅读推广活动,也能开展阅读指导、信息素养教育、心理疏导等服务。同时,定期组织馆员培训、业务交流、考核评价等,提升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空间与资源配置专业化是提升未成年人服务质量的重要支撑。图书馆应根据未成年人的认知特点与行为习惯,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如低龄儿童阅读区、青少年学习探究区、多媒体互动区及创意活动空间等,营造安全、舒适且富有吸引力的阅读环境。在资源配置上,不仅要充实适龄化、分层次的纸质与电子图书,还应引入音视频资料、交互式数字资源以及 STEAM 教育类工具,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同时,应配备专用阅读设备与辅助工具,如电子阅览终端、盲文读物、阅读障碍辅助软件等,保障特殊群体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通过环境与资源的精准优化,实现对未成年人阅读兴趣的持续激发与阅读能力的综合提升。
三、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专业化建设中的难点与挑战
尽管未成年人服务专业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实际推进中依然面临诸多难题。部分地区理念转型滞后,仍以“看管式”“管理式”服务为主,缺乏基于发展性和主体性的教育理念。专业人才短缺,馆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知识更新慢,部分岗位缺乏儿童阅读、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复合型人才,影响服务内容的创新深度。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图书馆多集中于大中城市,基层及农村地区专业化空间、图书、设备和数字资源相对匮乏,城乡、区域服务质量存在较大差距。服务模式创新不足,数字化服务推广受限,部分馆员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数字原住民一代未成年人多元化、移动化、互动化的需求。评价与反馈机制不完善,缺乏针对未成年人服务成效的科学评估标准和动态改进机制,影响服务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四、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专业化建设的实践成效分析
在政策推动与行业创新双轮驱动下,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专业化建设已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效。首先,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形成了“分层次、分主题、项目化、个性化”的未成年人服务模式,覆盖了阅读推广、信息素养、科学体验、人文艺术、心理健康等多元领域。未成年人参与图书馆活动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明显增强,馆校合作、社会资源共建共育成效初显。其次,专业队伍逐步壮大,部分地区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业务竞赛、岗位轮训等方式提升馆员专业素养,促进了儿童阅读指导、活动策划、数字服务等综合能力提升。
五、专业化服务的优化建议与未来发展方向
面对新时期未成年人多元成长需求和社会文化创新环境,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专业化建设需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应完善服务标准和业务流程,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化服务规范,推动专业服务标准化、精细化和智能化。另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力度,完善在职培训、岗位交流、学历提升、实践锻炼等体系,吸引和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数字化专业人才。加强与学校、社区、家庭、社会组织等协同合作,构建多元主体、全域参与的育人共同体。加快智慧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服务流程与内容,推进信息素养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和文化多样性传承。
结论
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的专业化建设是实现全民阅读、素质提升和社会创新发展的关键一环。通过完善服务体系、加强队伍建设、优化空间资源、创新数字服务、深化社会协作等多元路径,专业化服务显著提升了服务品质与社会影响力,为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信息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需进一步推动标准化、智能化、均衡化发展,加强人才和技术支撑,构建多元协同的服务格局,持续增强服务创新能力和社会认同感,助力未成年人全面成长和社会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晶 . 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J]. 图书馆论坛 , 2023(4): 75-80.
[2] 刘海燕 .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创新与实践成效分析 [J].图书馆建设 , 2022(6): 88-94.
[3] 王俊 . 智慧图书馆背景下未成年人服务的专业化创新路径[J]. 情报与文献 , 2023(2): 112-117.
陈静 女 1987 年 10 月 民族:汉族 籍贯 : 四川雅安最高学历: 大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