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张永华

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第九小学 074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的目标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评一致性为达成这一目标带来了重要的思路。教学评一致性强调了数学教学和评价的统一目标,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随着教育理念发展,更为关注单元整体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的单课时教学局限,将单元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和规划,从而为学生建立一个更为系统的知识体系,防止出现知识碎片化的情况。本文首先对基于教学评一致性来构建小学数学课堂的价值进行分析,从而对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策略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1.基于教学评一致性来构建小学数学课堂的价值

首先,基于教学评一致性来构建小学数学课堂,能够让教师更为重视教学评环节,将评价的作用真正体现出来。在新课标内容中,教学评价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学评一致性的视角来开展教学工作,可实现对教学体系的审视,将教学评价放在与教和学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实现对课堂布局的有效优化,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具系统性。其次,基于教学评一致性来构建小学数学课堂,能够促进结构化活动的开展。教师以教学内容为基础来进行目标的制定,目标主要是指对于知识进行理解的过程,让学习过程更为结构化,确保教学时间能够自始至终聚焦于设定的目标,还可根据所设立的评价标准来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判。通过这样的方式可实现教学评的闭环,促进教学活动的结构化开展。最后,基于教学评一致性来构建小学数学课堂,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构建教学评一致性课堂,使得教师能够更为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所设立的目标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以此为基础来实现多元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带来更为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同时,评价过程也有利于学生的反思,让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实现再次的探索和学习。教师也可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来对教学活动的质量进行分析,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调整,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2.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2.1教学目标的制定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制定合理的目标是前提条件,在制定目标时,应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充分明确,并指导学生了解到自己应该掌握的内容,指导自己在课堂中应该怎样做。同时,应通过目标的设立来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所应具备的能力,并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合理的评价。

例如在学习认识小数这部分内容时,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分解这部分内容,并进行各个环节目标的制定。首个目标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进行理解,可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的案例,为学生的理解创造便利条件。第二个目标是对小数的进率和单位进行了解,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后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第三个目标是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事物,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并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达到更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2提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想要更好的开展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活动,需要确保其模式能够符合教学设计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在开展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时,应做到教学内容、目标和评价之间的统一,并具备更强的针对性,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在教学中,应确保评价能够覆盖到各个环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数学能力的提升。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应着重考虑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创设出一个更为轻松的学习环境,通过合理的评价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积极表达,逐步的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同时,还应以教学目标为基准,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能力相符合,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

例如在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部分内容时,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小红向小明借书,小明说自己看完才能够借给她,该书共300页,小明每天看20页,那么小红几天后才能够借到小明的书。通过这样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此外,在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还可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例如在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可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来讨论计算思路,并对小组讨论的情况进行评价。同时,还应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梯度设计,从简单的整十相除过渡到一般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计算。评价方法也应从计算准确性延伸到计算的速度和灵活性。通过这个过程来让学生在单元整体学习中获得数学能力的系统性提高,并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

2.3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环节是教学评一致性教学中的重点环节,从教师的角度上来看,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进行合理评价模式的制定。传统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且十分滞后,难以获得理想的评价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需要教师能够通过积极的思考来创设出更为完善的评价机制。首先,应该确保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这两者之间的一致,从而确保评价过程具备足够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其次,应该在评价过程中保持足够的高效性和简洁性,避免评价的繁琐或者流于形式。最后,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主体性给予足够的尊重,让学生也能够拥有评价的权利。教师可将学生自评和伴随性评价相结合,实现多元评价模式的构建,从而让学生从中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进行提高,促进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师能够打破传统单课教学的局限性,从更宏观的角度把握教学内容,整合知识点,使数学知识体系更加连贯和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学、学习与评价三者的一致性,确保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师可以依据明确的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也能清楚地知晓学习方向。在实践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对数学学科的兴趣都得到了提升。未来,应不断进行探索与改进,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朝着更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晋.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J]. 情感读本,2024(5):128-130.

[2] 饶春英.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方法分析[C]//科教发展与教学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5.

[3] 禤玉玲.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实探索[J]. 新课程研究,2024(8):120-122.

[4] 罗光乾. 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C]//2024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24:1-2.

本文系2024年度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批准号:240102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