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就业育人体系建构研究

作者

孙健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市,15002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五位一体”就业育人体系建构与实践》,课题编号:ZJB1423102

摘要:本文围绕新时代“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就业育人体系建构展开研究。在全员参与方面,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发挥辅导员与班主任作用、调动企业与家长资源凝聚就业育人力量。全过程实施中,从入学启蒙奠定就业思想基础,到在校培养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再到毕业冲刺助力顺利就业以及毕业后跟踪持续关注职业发展。全方位推进上,整合优化校内资源,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营造就业育人氛围,同时拓展延伸校外平台,搭建多元就业实践基地、借助网络平台创新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就业育人体系

1全员参与:凝聚就业育人力量

1.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提升教师就业指导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就业创业指导培训,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经验分享,提升教师对就业市场的了解和就业指导的专业水平。例如,可开展“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制定详细的提升计划,包括培训内容、时间安排、考核方式等,确保教师能够全面掌握就业创业指导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加强教师思政教育意识:将思政教育融入就业指导课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例如,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思政+就业”育人模式,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将生涯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思政教育融合于教学设计中。

1.2发挥辅导员与班主任作用

做好学生日常就业引导: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困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如重庆化工职业学院王思懿提出,辅导员是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者,要引导学生做好大学生涯规划,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建立精准帮扶机制:针对就业困难学生,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提供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支持。例如,咸阳职院“四个精准”扎实做好大学生精准帮扶工作,实施“一生一策”“一生一档”“一生一卡”,有针对性地实现分类指导、动态管理。

1.3调动企业与家长资源

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共建课程、实习实训等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如探索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举措中提到,推进订单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共建课程,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实操水平和就业自信心。

促进家校联动形成合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举办家长座谈会、线上沟通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就业育人工作,共同关心学生的职业发展。

2全过程实施:贯穿学生成长始终

2.1入学启蒙:奠定就业思想基础

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前景和职业发展方向,树立职业目标。如精准施策提升就业指导中提到,建立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在大一、大二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增强大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树立专业自信和行业自信。

引导树立正确就业观:通过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例如,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着力打造学生精准资助长效机制,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对资助政策、金融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2在校培养: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

优化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特点,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如搭建平台深化校企合作中提到,高职院校可以在企业的指导下,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提高校内实训课程的质量和效率。

鼓励创新创业实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和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重视实践训练,搭建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了显著成绩。

2.3毕业冲刺:助力顺利就业

提供就业政策与信息服务:及时向学生传达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举办就业讲座、双选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如拓宽渠道开展就业宣传中提到,多措并举开展就业宣传工作,建立就业层级包联制度,注重利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等网络平台开展就业宣传、交流与沟通工作。

加强求职技巧培训:开展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求职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求职竞争力。例如,成立“食”代启航就业工作坊,开设毕业生求职讲堂,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精准施策,提升学生求职竞争力。

2.4毕业后跟踪:持续关注职业发展

建立校友跟踪反馈机制:建立校友联系平台,定期跟踪校友的职业发展情况,收集校友对学校就业育人工作的反馈意见,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如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打造“1+2+3”工作模式,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做好重点群体帮扶,建立工作台账,一对一甚至多对一地帮助毕业生解决求职中的困难。

为毕业生提供再发展支持:为毕业生提供继续教育、职业晋升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帮助毕业生实现职业发展目标。例如,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思政+就业”育人模式,加强精准服务,彰显就业育人“温度”,积极关注就业困难特殊群体,建立就业困难学生帮扶和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服务机制。

3全方位推进:整合资源拓展平台

3.1校内资源整合优化

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机构,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如打造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通过专兼职结合、内外部遴选等方式,充分考虑教师的专业背景、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

加强就业育人氛围营造: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宣传海报、新媒体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就业育人氛围,激发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如加强新媒体宣传矩阵,全面普及就业创业政策,深挖就业典型案例等形式,讲好高职毕业生就业故事,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3.2校外平台拓展延伸

搭建多元就业实践基地: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搭建多元化的就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如开发校外就业基地,以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为引领,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挖掘具有专业特色的就业资源。

借助网络平台创新服务: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就业服务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就业信息和服务。如开发建设校内智慧就业平台,智能化管理毕业生的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实现毕业生求职意向和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双向精准匹配和推送。

【参考文献】

[1]屈高洋,侯鲁林,王钊.三全育人视角下高职院校访企拓岗促就业路径探索[J].农场经济管理,2024,(10):62-64.

[2]叶丽娟.“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教育质量提升策略[J].四川劳动保障,2024,(09):78-79.

[3]徐林玲.“三全育人”视野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就业指导路径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4,(08):142-144.

[4]赵傲彤.“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就业现状及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4,45(17):119-121.

[5]朱瑞来.高职院校在“三全育人”理念下推动高质量就业的创新路径[J].就业与保障,2024,(07):136-138.

作者简介:孙健(1983.6— ),中共党员,硕士,讲师,全国高校高级就业指导人员,GCDF全球职业规划师,KAB创业导师,国家三级职业指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