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实验教学融合的路径探究
王立花
平邑兴蒙学校 2733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综合性学习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和方法,其着重于突破学科的界限,把语文的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本文探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实验教学融合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验教学;融合路径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语文文字的培养,而忽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而实验教学给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视觉和方式,把语文学习和实验活动结合起来,能使学生在自己亲身经历中体会到语文的魅力,从而更好地解和掌握语文内容。
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部分教师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有的教师则过于注重实践性,将综合性学习与绘画、游戏等简单地等同起来,导致教学偏离课程目标。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强,从而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培养。在理论上,当前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是不完善的,是不系统的,也是不科学的。这就要求在教师的观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上进行变革。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实验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2.1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将综合性学习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地突破学科壁垒,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既可以加深对语文的理解,又可以在实践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科学素养。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合作研究这一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与沟通能力,以此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得以全面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将综合性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下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比较简单,这就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下降。而实验教学则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实验是一种直观、有趣、实践性强的活动,其能使学生的感觉得到最大程度的刺激,并把一些抽象的语文知识具体化。另外,通过小组合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有充分的展现自己的机会,从而提高自身学习兴趣与学习自信新。
2.3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
将综合性学习与实验教学相融合,是符合新课标的一项重大举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语文教学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并提出多元化教学模式。通过这种融合模式,能够打破传统的学科之间的界限,将语文知识与科学实验进行融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到语文知识的含义,体会到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此外,在语文教学中引进实验教学,能够从纯粹的知识评价向综合能力的评价过渡,符合《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评估的过程与整体性的理念。因此,将综合性学习和科学实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上的革新,更是对新课程标准的积极贯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实验教学融合的路径
3.1基于教材内容的融合
将综合性学习和实验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以教科书的内容为导向,具有重要的意义。教科书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基础,蕴藏着大量的实验教学资源。如《曹冲称象》、《乌鸦喝水》等涉及自然科学的文本,既有文学意义,又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教材中发掘出实验要素,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活动。同时,在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从学生的周围实际情境出发,寻找语文知识和科学实验的结合点。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中,我可以让学生对小蝌蚪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写下来,然后运用语文知识对其们进行描写、归纳。这样以教科书为基础的融合,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语文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文化素养。
3.2 跨学科主题式融合
跨学科主题式融合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跨学科主题式融合,教师可以打破学科界限,将语文学习与科学、美术、音乐等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形成综合化的学习情境。例如,以“四季之美”为主题,语文课上可以学习描写四季的诗歌和散文,美术课上让学生绘制四季的图画,音乐课上欣赏与四季相关的音乐,科学课上探究四季变化的原因。这种跨学科的整合不仅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还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进行跨学科主题式融合的过程中,要对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在课程设计中,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选择几个与主题相关的核心概念,并将其连接起来,保证课程内容的一致性,使课程知识之间能够互相联系。例如,在“环境保护”这一主题上,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关于环保话题的写作与演讲,在科学课堂上可以做环保实验,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对环保数据进行统计,这样,就能使学生对各个学科都有更深刻的认识,学科间的主题型融合,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创造广阔的空间与资源,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对不学生科的知识有更深入的解,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3项目式学习融合
项目式学习融合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其通过设计实际的项目任务,把语文学习和其它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开展《大学校园中的植物多样性调查》项目式学习,让学生用语文知识来写一份调查报告,利用科学知识来对植物进行分类,并对植物进行生态观测;同时可以利用数学的知识来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透过跨科学领域的项目式实验,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度,更可以训练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此外,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可以以驱动问题作为载体,支持性问题作为支持,具体工作作为结果,构建学科要素与知识与实际问题的内部关联。项目式学习的结合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大量的空间和大量的资源,使学生可以在实际的环境中对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更深入的解,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将综合性学习和实验教学相融合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习兴趣,又可以更好地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志仁. 浅析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8):1742.
[2] 刘长新. 构建小学科学多元化课堂教学策略[J]. 电脑校园,2020(7):3267-3268.
[3] 喻秋平. 浅析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 少男少女,2025,9(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