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分析
王思佳
义乌市中心医院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导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痛感级别的相关要素,并归纳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接收治疗的136名PHN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根据患者疼痛级别分为轻微疼痛组(60人)、中等疼痛组(46人)以及剧烈疼痛组(30人),分析导致PHN患者痛感差异的相关因素,并提炼出有效的治疗策略。结果:在性别、年龄、前期痛感、糖尿病患病史、带状疱疹类型、皮肤损伤范围、初始治疗时间等方面,三组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P<0.05)。通过多变量分析得出,前期痛感、糖尿病、皮肤损伤范围超过5%是加剧PHN患者痛感的独立风险因子(P<0.05),而治疗启动时间不足3天则是一个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前期痛感、糖尿病历史、皮肤损伤范围超过5%是PHN患者痛感加剧的关键风险因素,治疗启动时间少于3天则有助于缓解痛感,应对这些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以降低PHN的痛感程度。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影响因素;干预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在2023年1月至同年12月期间接纳的136名PHN病患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入选条件包括:①满足PHN的临床诊断要求;②年龄不小于18周岁;③具备完整的临床信息记录。筛选过程中剔除以下情况:①伴有周围神经病变者;②有精神病史者;③患有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者。
1.2方法
1病例资料搜集:本项研究依托于病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各项信息进行搜集与归纳。①一般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过往病史;②病症相关资料:如病发前的疼痛状况、疾病发生位置、带状疱疹类型、皮肤损伤范围、初始治疗起始时间。2疼痛强度评估: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评分准则为:1~3分代表轻度痛感,4~6分表示中度痛感,7分及以上则视为重度疼痛。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版本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通过例数(百分比)的形式展现,并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量资料则以形式表达,并通过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差异的检验;基于单因素分析所得结果,挑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一步实施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将P值小于0.05作为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阈值。
2结果
2.1影响PHN患者疼痛程度的单因素分析
3组性别、年龄、前驱期疼痛、糖尿病史、HZ分型、皮损面积、初始治疗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史、发病部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影响PHN患者疼痛程度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发现,前驱期疼痛、糖尿病、皮损面积>5%均为影响PHN患者疼痛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初始治疗时间<3d为影响PHN患者疼痛加重的保护因素(P<0.05)。
结论
在本项研究中,我们观察到在性别、年龄、初始疼痛症状、糖尿病病史、带状疱疹分型、皮肤损伤范围以及初始治疗期限这几个方面,三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我们确定初始疼痛、糖尿病以及皮肤损伤超过5%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疼痛加剧的独立高危因素,而治疗启动时间在3天之内则被视为减轻PHN患者疼痛的保护性因素(P<0.05)。这表明初始疼痛、糖尿病史以及皮肤损伤超过5%是加剧PHN患者疼痛的关键风险因素,而早期治疗则有助于缓解疼痛。所谓的初始疼痛,指的是皮疹出现前所感受到的痛感,研究指出,这种疼痛的出现反映了病毒在受影响神经节中的大量复制和增值,从而导致了神经节的严重损害。由于这种疼痛通常早于皮疹出现,使得带状疱疹的诊断变得复杂,往往导致错过早期治疗的机会,进而加剧了神经节的损伤,提高了PHN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的紊乱,高血糖状态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并引发带状疱疹,且恢复较慢。已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的带状疱疹发病风险增加了84%。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发生周围神经末梢和微血管的病变,这会引发炎症反应和神经损伤,在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后,这些病变会进一步加剧神经损伤,从而增加了PHN的风险和疼痛程度。皮损面积较大的带状疱疹患者,意味着病毒复制更为活跃,病毒积累量更多,局部炎症反应更强烈,对神经节的损伤也更严重,治疗过程中受损神经的恢复时间更长,PHN的程度也更为严重。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感染疾病,年轻患者在7至10天内通常可以缓解和康复,而老年患者的病程则较长,通常需要3至4周,甚至长达3个月才能痊愈。患者的病程与初始治疗时间密切相关,如果在感染后72小时内未开始抗病毒治疗,病毒可能已经大量复制和扩散,这可能会延长病程,加剧神经节的损伤,增加PHN的发生风险,并加剧疼痛程度。另外,一些研究指出女性患者的痛觉更为敏感,因此PHN的疼痛程度可能高于男性患者;还有研究认为年龄也是影响PHN疼痛程度的关键因素,年长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病毒复制和扩散的能力增强,神经损伤更严重且修复速度慢,因此疼痛程度较高。然而,在本研究中并未发现性别和年龄对PHN疼痛程度有显著影响,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小以及样本选择范围有限有关,未来研究需要对此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慧,崔伟,项倩彤,等.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5):3754-3756.
[2]马迎存,张董,王学昌,等.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皮下三氧注射预防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3,29(9):706-710.
[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3):161-167.DOI:10.3969/j.issn.1006-9852.2016.03.001.
[4]章阳,金毅.早期干预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3,29(5):37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