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议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黄叁宪

漳州古雷经济开发区古雷港中学 福建 漳州 363216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各类先进的教学设备、技术、教学平台、软件等已经全面走进课堂。微课则是众多教学辅助工具中优势比较明显的工具之一,其不仅形式多样,还十分方便快捷。基于此,本文以微课为切入点,围绕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展开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供新途径。

关键词:微课;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运用

引言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的当下,微课正在以其独特的优势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微课的运用恰能为语文教学带来新的契机。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创新微课的制作和应用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微课的概念及优点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二)微课的优点

1.短小精悍,重点突出

微课的时长基本为5-10分钟,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能够集中地讲解一个知识点,有效解决课堂教学中因知识讲解时间过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同时,微课中的内容也十分简洁明了,重点比较突出,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关键知识。

2.形式多样,生动有趣

微课能够通过多种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如动画、图片、视频、音频等。这种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能让原本枯燥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1]。

3.方便快捷,自主学习

微课不仅能在课上使用,学生还能利用课下时间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进行观看和学习,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要灵活地进行自主学习,使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二、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堂导入环节在一堂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决定着学生能否主动地融入新课,并对接下来的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时常利用微课来导入新课,搜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素材或资源,将其制作成惟妙惟肖的视频,在课前为学生呈现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白杨礼赞》一文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白杨树在风中挺拔屹立的视频微课。视频中,广袤的西北高原上,一排排白杨树如同英勇的卫士,笔直地挺立着。狂风呼啸而过,白杨树的树叶沙沙作响,但它们的树干却纹丝不动,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镜头拉近,可以清晰地看到白杨树那挺拔的枝干、银白的树皮以及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的树叶。学生们通过这段视频能够清晰、直观地感受到白杨树的形象,仿佛身临其境般地站在了西北高原上,亲眼目睹着白杨树的伟岸。这种生动的画面能够迅速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营造良好氛围[2]。

(二)讲解重难点,突破瓶颈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种类较多,既包括当代作品和现代作品,也包括许多古代作品,这些古代作品讲授起来往往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对于教材中的这些重点和难点,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微课,有效突破教学瓶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渔家傲·秋思》时,理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话往往是一个难点。对此,教师既可以借助微课展示古代边关的环境。微课中呈现出荒凉的边塞,狂风卷着黄沙漫天飞舞。远处,烽火台上升起的狼烟在风中摇曳。将士们身着破旧的铠甲,面容疲惫却坚毅。画面切换到军营中,一位将士独自坐在角落里,手捧着一杯浊酒,望着远方,眼神中充满了思念和无奈。与此同时,还可以插入“燕然勒功”的历史典故,讲述古代将领为保卫国家,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的英勇事迹。通过这些画面和讲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人的情感和诗句的内涵,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将士们在边关的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责任感。

(三)拓展知识,丰富内涵

语文知识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知识边界不是十分清晰,更多的知识储备和拓展延伸往往能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应时常进行知识的拓展,有效丰富课堂内容和课文的内涵[3]。例如,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介绍鲁迅所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人们生活状态的微课。微课中展示那个时代的狭窄而拥挤的街道,人们穿着朴素的衣服,忙碌地穿梭其中。街边的店铺陈旧而简陋,挂着的招牌在风中轻轻晃动。重点呈现当时的社会风气,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束缚以及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通过这些画面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阿长这个人物形象产生的社会根源。这样的微课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也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体会鲁迅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

(四)强化技巧,提升能力

语文学习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就阅读来说,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人物分析技巧、情节梳理技巧等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和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对文章进行深刻的解读。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微课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技巧,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例如,在阅读技巧的指导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以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指导为例,教师可以制作相应的微课,展示如何分析人物形象、梳理故事情节、理解文章主旨等。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通过这些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另一方面,讲解如何梳理故事情节,通过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阅读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三、结束语

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运用微课,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微课的制作和应用方法,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桂娥.浅议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现代语文旬刊, 2016, 000(003):110-111.

[2] 厉娟.浅议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1, 000(016):P.1-1.

[3] 汪伙根.浅议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2020.

本文系:2024年度漳州市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GLXK2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