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李斌

陕西省榆林市 榆阳区上盐湾镇九年制学校 719000

摘要: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策略研究,旨在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文章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大单元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知识整合的挑战、自主探究能力不足以及评价体系单一等。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通过主题整合、资源优化、多维度自主学习的培养和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力图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大单元教学策略逐渐被关注和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对语文知识的整体整合与主题深度延展,有助于学生在系统学习中深化对语言和文学的理解。然而,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大单元教学的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未能充分展现。因此,深入研究大单元教学的具体策略,将有助于解决当前教学中的困境,并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朝着更加全面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知识整合与主题延伸难度大

小学语文教学在实施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面临知识整合和主题延伸的难题。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遵循着一种逐篇讲解的授课模式,这使得教学知识点较为分散,且教学内容较为浅显,缺乏深度与广度[1]。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法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整合多个知识点,围绕单元主题设计连贯的教学内容,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一段较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的持续探索。许多教师面临将知识点与大单元主题融会贯通并扩展设计的挑战,因为每个班级的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不尽相同,如何在大单元教学中灵活调整以适应学生需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不足

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普遍存在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不足的问题,影响了大单元教学的效果。大单元教学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形成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有限,难以在没有明确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探究任务,导致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教学评价体系欠缺完整性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环境中,评价机制主要依赖于考试的形式,未能全面涵盖学生在整体教学单元中的多元展现。在评估学生学习成绩时,往往着眼于对教材内容的记忆,却忽略在学习整体过程中其他能力的提升,例如思维拓展、创造性表达和团队合作等[2]。而大单元教学旨在通过任务驱动和情境引导,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单一的测试评价显然难以反映出这些多样化的发展成果。

二、大单元教学模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一)主题整合与资源重组

在进行整体化单元教学推进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主题的深度整合和教学资源的优化利用。在进行大单元设计时,确立教学主题,将多个课文章节纳入此主题之下,以便学生能够对知识体系形成全面的理解。在进行教学主题的融合时,教师需重视将教材知识点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使得主题的内容更具实际意义与连贯性。教师在教学资源整合过程中,可以通过运用多种类型的阅读材料和音视频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加深他们的理解力,进而提升学生对课题内容的兴趣和互动积极性。

(二)多维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大单元教学中采取多维度的引导策略,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在设计任务时,应逐步引导学生从易于掌握的知识性任务,过渡到需要深入探究的复杂任务,这样能够激励学生自主地提问、查找资料、归纳总结等。教师通过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并引导他们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指定任务,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交流,从而在不断的任务实践中提升自主探究能力,为学生日后的独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评估学生综合发展能力的关键策略[3]。在传统测试的基础上,教师需综合考量学生的课堂行为、团队协作及任务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表现,从而更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在大单元学习中的成长与进步。学生可以通过自我反思及同伴的评价,以多维度视角认识自身的成长与欠缺。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机制,不仅能够高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为教师提供更为丰富的数据支撑,使得后续教学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桥》《金色的鱼钩》《穷人》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舍己为人”的主题整合,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本单元所传达的崇高精神。在课堂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这三篇小说的主要情节进行回顾,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出人物形象及其所具备的无私精神。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面对危难时,这些人物的选择反映了什么品质?”学生讨论后会分别提到“党支部书记的坚守”“桑娜的善良”和“红军战士的忠诚”。接着,教师运用资源重组的策略,播放关于红军长征的历史片段,帮助学生理解《金色的鱼钩》背后的历史背景,深化对舍己为人精神的感悟。为加强互动,教师设计了角色扮演环节,鼓励学生在情景模拟中表达角色的心理感受,强化情感共鸣。最后,教师通过同伴互评的方式,让学生评价彼此的表现,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多角度提升了其对人物崇高品质的理解。

总结: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策略探究,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新思路。通过深入分析该教学模式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大单元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知识整合中实现思维拓展,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余贵珠.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 2023(16):120-122.

[2]董丹.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与思考[J].  2023.

[3]林泳怡.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与思考[J].名师在线, 2022(7):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