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高化工工艺安全的智能化监控技术

作者

李明 刘天晓 王海娜

1江苏洋井公用管廊有限公司 江苏 连云港 22200 2丰益高分子材料(连云港)有限公司 江苏 连云港 22200 3王海娜 连云港虹洋热电有限公司 江苏 连云港 22200

摘要: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化工工艺安全已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智能化监控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提高化工工艺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将探讨智能化监控技术在化工工艺安全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包括构建智能化监控平台、加强智能化监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等。以期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化工生产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化工工艺安全;智能化;智能化技术

引言:

化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如爆炸、泄漏等,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传统的安全监控手段往往依赖于人工巡查和定期检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全面覆盖和实时监控。因此,探索和应用智能化监控技术,提高化工工艺安全水平,已成为当前化工行业的迫切需求。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深入探讨智能化监控技术在化工工艺安全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策略。

1.提高化工工艺安全的智能化监控技术的重要性

在化工行业中,安全生产一直是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化工工艺的不断发展与复杂化,传统的安全监控手段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过去依赖人工巡查和定期检测的安全管理模式不仅响应迟缓,而且难以做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实时监控,这使得安全隐患易于积累,甚至引发灾难性事故。因此,智能化监控技术的引入在提升化工工艺安全水平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智能化监控技术利用传感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多种先进手段,能够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持续监测,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预警。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全面采集生产现场的温度、压力、气体浓度、流量等关键数据,还能够通过对大数据的智能分析识别出潜在风险和设备故障的征兆,从而为生产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极大提高了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和预防能力。通过将监控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智能化监控系统在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同时,也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化工生产的实时自主响应能力,能够在发生异常时立即启动应急处理程序,自动或远程调整生产参数,减少人工干预和现场人员操作的风险。同时,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学习功能,使得系统可以随着生产条件的变化不断优化监控策略,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生产。这不仅提升了整体工艺的安全性,也有助于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1]。因此,智能化监控技术在化工工艺安全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其能够提供更精确、及时的安全保障,不仅优化了生产管理流程,还为未来化工行业安全管理的革新奠定了基础。

2.提高化工工艺安全的智能化监控技术的有效策略

2.1构建智能化监控平台

化工工艺安全监控系统的智能化转型是提升生产安全水平的核心举措。构建先进的智能化监控平台需要系统性思维和前瞻性规划,以实现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智能化监控平台的基础架构需要建立在分布式传感网络之上,可以通过部署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精度±0.1%)、温度传感器(精度±0.5℃)和气体检测器(检测限<1ppm)形成全方位的数据采集网络。这些传感设备需要具备防爆、防腐、防潮、防寒等特性,并通过工业以太网或5G专网实现高速数据传输。监控平台可以集成物联网技术和边缘计算单元,在现场端完成初步数据处理,降低数据传输压力。另外,平台的核心管理系统需要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可以将数据采集、分析处理、预警响应等功能进行解耦。系统后台需要建立化工工艺参数数据库,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建立工艺参数关联模型,实现对异常工况的智能识别。监控平台可以通过建立数字孪生模型,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展示和预测性分析。再有,智能化监控平台的预警机制需要实现多级联动,可以根据风险等级自动触发不同层级的应急响应。系统需要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的故障诊断模型,通过分析历史事故数据,建立精确的预警阈值体系[2]。监控平台可以与DCS系统、SIS系统深度融合,在发生异常时自动执行安全联锁操作。除此之外,远程监控功能需要建立在安全可靠的网络架构上,可以通过VPN专用通道和多重加密技术保障数据传输安全。系统需要支持移动终端访问,并根据不同管理层级设置差异化的权限体系。监控平台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计算资源的弹性调度,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2 加强智能化监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持续的技术创新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智能化监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需要多方协同,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首先,技术研发团队需要重点突破智能传感、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可以通过研发新型复合传感器(响应时间<100ms)提升监测精度。研发工作需要针对化工生产特点,开发耐高温(最高工作温度200℃)、防腐蚀的专用传感器。团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优化数据处理模型,提高异常工况识别的准确率。另外,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可以通过联合实验室的方式开展技术攻关。双方需要围绕智能化监控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展开研究,重点解决技术落地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合作团队可以通过建立样板工程,验证新技术的实际效果。与此同时,技术应用推广需要建立标准化的实施流程,可以通过编制技术规范指导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推广工作需要注重技术的适用性,根据不同工艺特点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示范项目,带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2.3 完善智能化监控技术的管理制度

化工企业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制度建设与技术进步同等重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确保智能化监控技术有效运行的基础保障。运行管理制度需要覆盖设备维护、数据管理、应急处置等各个环节,可以通过建立三级巡检制度(日检、周检、月检)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制度需要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分工,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管理团队可以通过定期考核,督促各项制度的有效执行。此外,培训体系需要建立分层次的课程体系,可以针对不同岗位设置专项培训内容。培训工作需要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员工的实操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内部讲师团队,实现知识的持续传承。再有,应急预案需要与智能化监控系统深度融合,可以通过定期演练(每季度不少于1次)提高响应效率。预案需要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制定差异化的处置流程[3]。管理团队可以通过事故案例分析,不断优化完善应急预案。与此同时,考核评价体系需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可以将智能化监控技术的使用效果纳入绩效考核。评价工作需要注重过程管理,建立动态评估机制。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激励制度,调动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最后,持续改进机制需要建立问题闭环管理流程,可以通过管理评审促进制度完善。改进工作需要注重实效性,及时解决实际运行中发现的问题。管理团队可以通过标杆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结语:

智能化监控技术在提高化工工艺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构建智能化监控平台、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以及完善管理制度等措施,化工企业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面、实时、准确监控,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员工和环境的安全。未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工工艺安全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鑫, 吕健, 孙吉水. 化工工艺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与运用[J]. 化工管理, 2024,22(18):84-86.

[2]刘强强, 姜双懿. 化工工艺安全技术管理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 2023, 49(08):47-50.

[3]陈燕芳. 化工工艺的安全技术管理[J].化工管理,2020,18(28):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