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费心“除杂草”,只需用心“种庄稼”
张克香
湖北省钟祥市长寿路学校 431900
摘要:每个班级都客观存在着学困生,怎么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教育转化,是每个班主任都面临的问题。一块地里长满了杂草,如果想要把杂草除掉,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地里种庄稼,庄稼长得越好,杂草就越少。同理,如果想要把学困生心灵的杂草去掉,最好的方法就是给他们种上精神的庄稼,去占据他们的心灵,杂草无需除去,就渐渐消失了。因此,班主任在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时,要用精神教育,激励学困生,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兴趣,端正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困生对学习的积极性,逐渐提升学困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关键字:班主任;激励;学困生;
引言:“信心多一分,成功多十分”。由此可见“自信”的重要性。因此在对待学困生教育上面,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教育。通过激励教育,给学生心中种下名为信心的种子,以待发芽、长大、开花、结出信心的果实,让他们拥有自信心,让他们从原来的无从下手、不感兴趣、厌恶等学习态度向敢于尝试、乐于学习的方向转变,从而让他们的心灵不再荒芜,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学习、生活,为以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学困生的激励教育进行探讨、研究,旨在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建立学困生档案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只有对学困生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针对性的制定策略,进行实施。班主任要针对班级内的学困生建立成长档案,详细记录学困生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性格、家庭情况等,从全方面去了解学困生的情况,从而分析学困的原因,及时掌握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思想动态等,以关爱的态度,以激励作为教育出发点,针对性采取转化措施,科学引导学困生的学习、思想等,并对措施及效果进行持续性评价和调整,从而不断优化其策略、方法,提高转化效率。这就好比种庄稼之前的松土工作,先给土壤疏松透气,以便种子能够更好的发芽。例如班级学困生小张,他性格开朗、学习端正、学习也努力,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班主任针对他进行分析,发现每次开家长会他妈妈都对他一顿教育,每次他都耷拉脑袋,于是和他妈妈进行了沟通交流,综合分析才意识到,可能家庭教育方法的不对导致他压力过大,学习上不去,因此和他妈妈进行有效的沟通,使他妈妈意识到自己的教育问题对孩子的影响,又引导妈妈从爱的方面去引导孩子,给予孩子宽松的学习环境和空间,又对小张进行激励,引导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让小张卸下心理包袱,在轻松愉悦中学习,找到了学习的方向和方法。
二、善于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建立其自信心
明朝《阿留传》对于我们教育学困生值得参考,阿留生性痴呆,家主先后让它扫地、看守树木,学画等,最后发现他善于绘画,家主并没有因为他痴呆就厌弃他,而是不断寻找他的长处。从这则故事引申到我们的教育上,我们不能只看到学困生的缺点,就认为他们“朽木不可雕”而放弃他们,学困生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学习自卑感,而要消除自卑,就得扬长避短,从他们长处入手,将其自信的火花点燃,我们要善于找寻和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给予表扬、鼓励,让其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其建立自信心,从而改善他对学习、对生活的态度,激起学习的信念和力量。很多学困生学习上不在行,但是在其他方面都有其优点,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挖掘,从德、智、体、美、劳等这些方面去发现他们的可贵之处。这就好比种庄稼之时的选种工作,将好的种子选出来,进行种植,提高成活率。例如班级的学困生小明,他学习不行,且对学习非常厌恶,不在乎,但是非常善于画画,于是,班主任及时发现他这个闪光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表扬,并将班级的黑板报工作交付于他,每次班级板报时,他都认真仔细的策划,班级同学也因为他的闪光点而夸赞他,时间一长,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慢慢的就开始有了自信心,也对学习逐渐的有了信心,不再厌恶学习,学习成绩逐渐提升,学习自卑感也渐渐消失。
三、从思想上引导学困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困生有一部分是学习方式不对,但是有一部分是交友不慎或者是非观念不明确导致的,因此班主任要从这方面去引导学生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观念、认知,从这方面去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走向正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一群要求上进的人玩耍、学习,自己也会自我要求上进。班主任要对学困生的思想、认知、观念入手,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向性,增强学困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他们脱离不良的环境,激励他们向往光明、美好的一面,以真实的实例来让学生切身体会、感受。这就好比庄稼生长过程中,浇灌的雨露,喷洒的营养,促进庄稼健康生长。例如班级学困生小花,对于学习不感兴趣,却热爱化妆、打扮,经常和社会上的人来往,谁穿的好,长得好,就认为谁美,殊不知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于是班主任以往年学校的与她相同思想、想法的真实的学姐的实例来为她说明美不能光看外表,引导她认识美的真正涵义,不要光图外表美,使她树立正确的观念、认知,从而不再追求虚无的东西,将心思回归到学校课堂中来。
四、从目标上对学困生进行激励教育
目标是一个人前行的方面和动力,因此合理的目标能够激发学困生的斗志,让其体会达到目标的快感,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逐渐促进学习进步。作为一名班主任,也是一门学科教师,因此在学习时,要对学困生因材施教,尊重其个性差异,引导和帮助学困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目标具体且具有层次性,易于学生达成,让学生产生不断前进的积极情绪,逐层达到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时,提问一些需要他们思考,却难度适宜,能让他们回答上来的问题,在学习上,对他们的作业布置和期望值降低,作业可以分层布置,设计必做和选做两种作业,多和他们互动交流,培养学困生敢说、敢于问问题的能力。这就犹如庄稼生长过程中,刚刚结出的小果实,梦想成熟,在成熟的路上不掉果,是他们的目标和方向。例如一名教语文的班主任,班级学困生小王,在语文背诵时,整篇课文怎么背也背不下来,班主任就降低要求,让他背诵比较重点的段落,降低他的学习目标,从而减轻他的学习负担,使他能够完成任务的同时,对学习也充满了动力、信心、兴趣。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教育时,要像种庄稼一样,在土壤上用心种庄稼,进行松土,选种,雨露营养,促进小果实向成熟迈进,精心呵护,等硕果累累,杂草自然没有生长的空间,学困生自然也能通过激励教育,萌发自信,提高学习成绩,树立正确观念、认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牟琥珀. 新时代初中班主任对学困生有效转化策略探究[J]. 学周刊,2022,4(4):179-18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4.087.
[2]王福玲. 初中班主任用爱激励学困生成长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2021(1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