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扎染工艺在幼儿园课程开发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谭兰芳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二幼儿园
摘要:在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开发过程中,要高度关注教育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和课程体系的有效优化,这样才能体现出融会贯通的效果,为幼儿对课程探究兴趣的激发提供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传统扎染工艺等内容,使课程开发更具有特色性和文化性。在传承传统扎染工艺、挖掘其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前提下,为课程价值的充分体现提供必要条件。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传统扎染工艺在幼儿园课程开发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传统扎染工艺;幼儿园课程;开发教育;应用策略
引言
传统扎染工艺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十分深远。因此,在幼儿园课程开发教育过程中,可以将传统扎染工艺融入其中,实现融会贯通,以此可以发挥合力作用,使得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同时对于我国传统独特的扎染工艺进行传承和创新发展,以此为课程根本价值的充分体现提供必要支持。同时,也让幼儿在实践之中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1传统扎染工艺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的教育价值
1.1培养幼儿审美和创造力
在传统扎染工艺的融入过程中,可以在对其进行开发和应用环节,让幼儿更深刻感受扎染的色彩和图案的内涵和文化价值,感受其独特魅力,以此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审美感知能力和创造力。幼儿在拆开扎染作品、看到素材的运化和图案的呈现过程中,会有内心的共鸣,同时也有视觉的冲击,更充分感受美和认知美,有更加良好的体验和认识。
1.2锻炼幼儿精细动作和协调能力
在扎染活动之中有一系列动作融入其中,例如绑橡皮筋或者折叠布料等。在每一个动作的操作过程中,可确保幼儿的手指等部位有效活动,使其手和眼有效配合,充分协调。在这一系列动作之中,可以让幼儿在反复操作中进一步优化自身的手部小肌肉运动能力,训练其小手操作精准性和灵活性,为后续绘画、数学等相关活动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应用橡皮筋捆绑布料的时候,幼儿要用手指捏紧橡皮筋,并且在布料上进行缠绕,通过整个过程使幼儿的手指力量和灵活性得到有效协调。
1.3充分实现传统文化启蒙
扎染是我国传统的非遗项目,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在传统扎染艺术的融入之中,可以在讲故事以及看图片和实物展示的过程中,让幼儿更深刻理解扎染的诞生过程和发展历史,同时对于不同地区的扎染特点充分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可实现传统文化启蒙,使其具备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例如,在云南白族扎染精美图案和精湛工艺的作用下,幼儿可以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认识,激发探究兴趣,并构建幼儿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2传统扎染工艺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创新应用策略
2.1强化游戏化设计,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在课程开发应用过程中,要想确保传统扎染工艺融入其中,幼儿教师要有效通过游戏化设计,让幼儿有探究的兴趣和融入欲望。可以打造游戏情境,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具备活动热情。例如,教师可以创设色彩王国大冒险情境,把展览活动融入奇幻色彩世界之中,让幼儿以一名勇敢的大冒险家的角色进入到色彩王国,针对各类色彩进行探索和发现。且对扎染颜色进行收集和整理,打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魔幻披风或者王冠。通过这样的游戏情境,可以使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充分激发,积极主动地融入扎染活动中,针对不同颜色的搭配和展览效果进行探索和发现。同时,也可以构建拯救白布小精灵主题游戏,邪恶的魔法师把白布小精灵偷走了,他们变成了没有颜色的小精灵,让幼儿帮助白布小精灵获得自身的颜色,把他们拯救出来。通过这种更有想象力的情境和游戏活动,使幼儿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得到激发,使其更深入理解扎染工艺的核心内涵,在把握传统工艺特点明确扎染流程的前提下,为其综合能力增强提供有利条件。
2.2有效促进跨学科融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传统扎染工艺的融入中,幼儿教师也要高度关注跨学科的有效融合。可以在各学科的整合作用之下,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类混合实验和实践操作活动中,为幼儿综合能力的增强提供有利条件。例如,在颜色混合方面可以有效实验,让幼儿了解黄色和蓝色混合会变成绿色,而红色和黄色混合会变成橙色,让幼儿在感受色彩原理和规律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科学探究。以此确保科学学科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出跨学科融合效果。同时,也让幼儿观察染料在布料中的渗透和扩散过程,让幼儿了解液体的流动特性等科学知识。另外,也可以和语言领域有效融合,在活动结束之后让幼儿描述自己的扎染作品,分享自身的传统化学习感受,让幼儿分享自己使用了什么颜色做了怎样的图案。在分享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的语言进行自我描述,并创造小故事来进行精准表达,以此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激发的前提下,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2.3充分实现文化渗透,传承非遗文化
在传统扎染工艺融入环节,幼儿教师要充分关注传统文化的渗透和有效融合。在引导幼儿传承非遗文化、感受文化内涵的前提下,促进其素养的提升。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对相关故事进行有效介绍,例如讲述苍山洱海的扎染传说等,让幼儿对云南白族的扎染由来和发展历程有深刻了解,感受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让幼儿分享自己关于扎染的故事,进一步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可以通过现场演示以及视频呈现的相关模式,让幼儿感受非遗传承人的扎染作品和其中的文化内涵。同时,让幼儿直接接触传统扎染图案或布面纹理,感受世界上相对应的冲击和感受,更深刻理解扎染艺术的神奇,明确非遗文化的深刻内涵。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课程开发教育和建设工作中,有效融入传统扎染工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其全面发展。幼儿教师要在游戏化设计、跨学科融合材料创新和文化渗透等方面优化,从而促进整体课程建设更为优化,为幼儿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子其, 幼儿园扎染活动的实践探索与创新策略[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4(8): 35-39.
[2] 张文峰, 传统民间扎染活动在幼儿园开展的意义与实施策略[J]. 学前教育研究, 2023(12):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