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探析

作者

周慧敏

吴中区石湖实验小学邵昂路校区​ 江苏 苏州 215168

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重点分析了跨学科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介绍了整合教育资源与活动设计的策略,详细解析了如何构建有效的评估与反馈机制。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和理论分析旨在提供一种全面而深入的方法论,以促进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创新思维;资源整合;评估与反馈

一、引言

跨学科学习能够为基础课程如语文的学习提供支撑。同时由于跨学科学习的内容丰富、涉及领域较多,通过应用跨学科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此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信息时代,人才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单一学科知识,而是要融会贯通,还要兼备专业和博学,不断优化对学生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实际意义

(一)跨学科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跨学科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方法,将多元知识结合,还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此教学模式的核心是突破传统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间的知识和理念的交流与融合,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能力都效果显著,例如在语文读物的选择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历史、艺术、科学等领域的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接触和掌握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这种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知识视角。

实施跨学科教学时,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与学科整合相符的教学活动,这些活动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实践,例如通过组织一些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完成语文学习的同时,解决一些科学或社会实际问题,如探究环保话题在古代文学中的体现,并尝试对现实中的环保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1]。这样的跨学科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将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通过语文教学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跨学科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价值

当语文教学糅合了多种学科知识与方法,例如科学、历史、艺术等,在这种教学模型中,学生从被动接收传统字词和语法的容器转变为能够连接各种学科知识,通过语文学习触及更宽广世界的主动探索者,例如在分析一篇描述河流的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入地理的知识,让学生探讨河流的生态重要性,或引入历史背景,讨论该河流在历史上的经济社会影响[2]。这样的教学实践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也激发了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当学生开始将语文学习与现实世界问题相结合,比如通过编写一则关于环境保护的公益广告来使用诗歌中的修辞技巧,他们的思维模式由记忆和重复转变为批判和创造,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学到如何表达和运用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构建和表达自己对于现实世界的独到见解和解决方案。

三、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整合资源与活动设计

成功的资源整合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构造一个多维度学习环境的基础,让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语文以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结合本地社区的历史文化资源,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寻根问祖的探索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传统的语文课程内容如古诗文学习被置于一个全新的、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此外还可以与地方博物馆或艺术画廊的合作,能够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展品来深入理解文本中的形象和场景,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文背后的丰富内涵与文化价值。

活动的设计应侧重于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分析能力的培养,以项目式学习为例,以一年级语文课文《四季》为例,引入四季变换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四季的不同特点,以项目式学习为框架,鼓励学生围绕“生活中的四季”发起探索,以小组合作形式,每组选择一个季节,调查该季节内的节气变化、地区特色及相关节庆活动,通过采访、拍摄和收集资料的方式,最终汇总成季节手册。这样的过程加深了对四季文化特征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评估与反馈机制的构建

在跨学科小学语文教学中,评估需要量化学生的学业成绩,应深入分析他们在解决问题、批判性思考及创造力方面的表现,传统的评估系统依赖标准化测试,而在跨学科学习环境下,评估机制应更加灵活,以适应不同学科交融后的复杂性,例如可以使用项目基础评估方法,让学生完成一个集语文知识与另一学科(如科学或艺术)知识应用的整合项目,教师在这种方式下除了能评价学生在语文学科的掌握情况,还能观察学生如何将语文学习与其他领域结合,全面评估其创新思维与综合应用能力。

反馈机制的设计也应尊重学生的多元智能和学习风格,有效的反馈不应该停留在正确与否的表层,而应深入到指导学生如何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并激励他们探索未知的可能。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同伴评审、自我评估以及教师的持续性格式性反馈来实现这一目标,同伴评审激励学生相互学习,倾听不同的见解,并提供建设性的批评[3]。自我评估则帮助学生自主识别自己的长处和待改进之处,增强自我调整的能力,教师的反馈应详尽具体,针对学生在项目中所展示的创新思考提出具体的指导与认可。

四、结语

通过实施跨学科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育不再是语文知识的简单灌输,而是变成了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本文基于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和学习现状,结合当前学生学习情况,深入分析跨学科思维能力对于小学语文学习的作用和价值。同时指出当前在跨学科教学、学习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小学语文跨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建议和策略。

参考文献:

[1]丁文.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师,2023,(36):39-41.

[2]陈锦林.跨学科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施策略[J].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23,(06):23-25.

[3]缪兴萍.小学语文跨学科整合教学策略探微[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3,(1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