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难点与方法探析

作者

熊海淳

上饶市鄱阳县消防救援大队 333100

摘要: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规划中主要的建筑形式,在节约城市建筑用地、实现人口集中分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受高层建筑楼内电气装置负载过大、装饰装修材料易燃等因素的影响,火灾数量在逐年上升,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受高层建筑楼层高、内部结构复杂、供水困难,以及灭火战术应用不灵活、救援方案针对性不强等因素的制约,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行动存在很大阻碍,导致高层建筑火灾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针对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方案进行研究,提高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难点;措施

1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1.1建筑结构复杂

高层建筑的高度大、楼层高,并且内部的结构十分复杂,这就导致在火灾发生时难以进行人员的疏散工作,并且救援人员要想开展救援工作就要攀爬很长一段距离,严重影响了救援工作的及时性。同时,在救援工作中,由于疏散距离较长,而火灾的火势蔓延较快,又伴随着浓烟,就会影响人员逃生。此外,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在火势的蔓延下,建筑结构可能会受到破坏,给救援工作造成很大的阻碍。

1.2火势蔓延较快

高层建筑是现代化建筑,应用了很多先进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导致建筑物的规模、建筑物内部的人员密度以及负荷都较大,一旦其发生火灾,就会导致火势快速向通风管道、电梯井等处竖向蔓延,并同时产生烟囱的效果,呈现出立体式扩散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建筑物的规模较大、人员较多,内部可燃物品也较多,火势在遇到可燃物品时会加快蔓延,给建筑物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导致救援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

1.3灭火难度较大

在高层建筑中,因为楼层较高,结构复杂,电梯的数量有限,在进行火灾救援时,很多消防器械都需要消防人员徒手运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灭火的速度。而高层建筑的火势蔓延很快,在救援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而受到高层建筑水压的影响,很多较高的楼层灭火需要在指定的楼层区域进行水压控制,这给灭火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在这一过程中,浓烟会大量产生,并伴随着毒气和高温,给救援人员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1.4疏散逃生难

高层建筑人多、密集但消防救援通道有限,抢在火势蔓延前安全疏散的难度很大。一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往往导致大面积停电,客用电梯不能使用,消防升降机的救援高度也有限,大多数人员的疏散只能通过楼梯来进行。而高层建筑体量大、空间大,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水平和垂直疏散距离长,尤其是垂直方向上的疏散工作尤为困难,导致通过楼梯等消防通道疏散的效率有限。二是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大多数人会惊慌失措而盲目跟随人群乱跑,容易形成踩踏事故,造成人员死伤和疏散拥堵。三是大部分建筑材料属于可燃物,一旦着火,会不断产生有毒气体,伴随着烟雾扩散到各个楼层。这些有毒气体被人体吸入,会导致人员昏迷或中毒,无法移动和逃生。而高层建筑火情发展迅速,消防人员往往无法直接进入现场实施援助。

2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措施

2.1制订合理的灭火救援计划

要根据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火灾等级和规模等实际情况,结合高层建筑和周边道路、水源信息,疏散通道、消防设施,积极把握灭火救援的黄金时间,根据火灾发展阶段,合理制定消防灭火救援计划。一般会采取内外强攻方式开展灭火救援,通过水枪掩护消防员进入火灾现场实施灭火救援,必要时可采取破拆建筑的措施,为受困人群创造新的逃生通道。同时,在外部配置相应的车辆装备尤其是配有灭火、抢险等功能的举高救援车,形成配套的作战单元,发挥专业灭火救援力量的最大效能,便于消防灭火救援的快速有效进行。

2.2合理选择救援方法

在开展灭火救灾工作时,消防人员应与物业人员展开合作,利用监控等设施,对建筑内部情况与受困人员数量等进行了解,做到精准救援,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消防人员还要利用通信设备和喇叭等,对受困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从而安抚群众的情绪,有序组织疏散群众。在救援中,消防人员首先要利用消防电梯进行救援,其次可以用疏散楼梯,或者是设置绳索、救援车以及消防云梯等,对受困人员进行救援。此外,在现代高层建筑中,一般都有应急功能,在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内部会存在避难层、手动报警灭火系统以及自动喷淋系统等,如果无法及时对高层群众进行救援,就要引导群众到避难层等待救援,然后启动自动喷淋系统和灭火系统,控制火势的蔓延。消防部门还要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先进的救援设备,可使用无人机或者是直升机进行灭火,为群众逃生争取时间。还可以设置专用的消防电梯和楼梯,增加消防通道的数量,从而加快人员疏散的速度,也为消防人员快速救灾提供便利。

2.3及时疏散人员并排烟

在消防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根据火情制定最佳火灾救援方案,快速疏散火灾现场被困人员。当火势较小时,启用通信软件或广播,调动被困人员利用消防电梯和疏散楼梯进行有序疏散,防止出现踩踏事件;当火势较大时,宜采用“内外强攻”模式展开消防救援,消防救援人员借助消防救援绳索、消防登高云梯等救援设备,在消防高压水枪的掩护下强行进入火灾现场,并严格遵照科学合理的方案,疏散及搜救火灾现场的被困人员,紧急状况下还可利用破拆工具拆除相关建筑,保障救援通道的无障碍通行。消防救援人员在人员疏散及搜救的过程中,可借助机械式排烟等模式,排出建筑内的有毒有害气体,防止被困人员发生窒息、中毒,提高室内可见度,还能消除被困人员的恐慌、焦虑的心理,从而高效地完成安全疏散任务。

结束语

总之,消防人员在进行高层建筑的灭火救灾工作时,应该提前制订完善的救援工作预案,对现场的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建筑物及周边环境的特点,制定最佳的救援路线,保证水压的供应,在救援的第一时间将通风打开,保证良好的通风。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建筑工程的监管与消防宣传,提升建筑物的质量和消防水平,使群众的消防意识得以提升,为灭火救援工作减少阻碍。

参考文献

[1]王健佳.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现场火情侦查及紧急避险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22,8(20):121-123.

[2]魏真荣.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及灭火救援战术策略探讨[J].今日消防,2021,6(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