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

苏金鱼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五中学 816099

摘要:在初中教育体系当中,历史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广大历史教师来说,只有不断加强对历史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实践证明,故事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增强历史知识的讲解效果,而且还能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感,这对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是极为有利的。因此,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希望研究成果能够为广大历史教师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有效应用

引言:

众所周知,初中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零散化和繁杂性特点,广大教师若想让学生透过历史知识探索历史规律,就必须要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认知。然而,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但难以满足上述要求,甚至还会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鉴于此,广大历史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历史故事的应用价值,将丰富的历史知识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为学生呈现出来,争取在深化学生记忆认知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如何将历史故事有效地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呢?本文将会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1.创设历史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近年来,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使得情境教学法受到了教育者的高度关注,通过对情境创设载体的灵活选择,一线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学习体验,从而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因此,为了将故事教学法的趣味价值最大限度的体现出来,广大历史教师可以将历史故事通过有效情境的方式呈现出来,借助现代技术改变故事叙述的单一性,促使学生能够在生动的故事情节当中明确历史的发展轨迹,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1]。以“玄武门之变”教学为例,教师若是以口述的方式为学生还原故事内容,势必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历史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或多媒体技术对相关的影视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促使学生能够了解历史故事的来龙去脉,同时也能感受到各方势力的暗流涌动,同时明确兄弟之间皇位之争的根本原因。在生动的信息化情境当中,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历史故事的

开头、过程和高潮,同时也能认识到玄武门之变的历史影响,这对深化学生的历史认知是十分重要的,最终能够将学生对历史的探究兴趣更好地激发出来。

2.关注历史故事细节,引领学生质疑反思

从本质上来说,历史知识和历史规律都蕴藏在历史故事的细节当中,通过对故事细节的分析和研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认识历史,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因此,在运用故事教学法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必须要加强对故事细节的有效运用,借此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故事细节进行质疑和反思,争取在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更好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2]。以《洋务运动》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探索洋务运动发生的行为动机,能联系历史背景、思考并产生历史立场、对历史事件与人物产生个性化的见解,教师可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选择“洋务派故事”为教学素材,带领学生从历史故事中感受历史事件前后之间的联系。首先讲述历史故事,“在英法联军入侵期间,奕䜣在不敌入侵的战军之际,受命负责签订协议并退兵。在与英法联军谈判中,奕䜣的内心十分煎熬,这也让他开始反思,认识到国家的强大需要以过硬的军事力量为基础,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才是保证国家安定、平定内忧外患的重中之重”,接着教师继续讲述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参与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详细地讲解三人在不同的地点、组织的运动以及战斗的过程,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三人认识到国家“目前之患在内寇,长远之患在西人”。李鸿章不禁感叹,中国再不求富强,将如何自立?在详细的故事讲述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奕䜣与曾国潘、李鸿章、左宗棠三人在发展上的想法有何异同点,对比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以及洋务运动之间的关系,并阐述自己支持的观点,同时思考洋务运动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在对比、质疑、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当中,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同时也能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除了对历史故事内容的生动呈现及故事细节的灵活处理以外,广大教师还可以借助历史故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揣摩故事内容、情节发展以及每一个人物的独特之处,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知历史、感悟历史,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认知[3]。以《百家争鸣局面》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用各家学派代表人物对某一学术思想的讨论或辩论为剧情文本,学生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喜欢的一家学派,如道家学派、儒家学派、法家学派,再从这一学派中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能在角色扮演之前,主动了解不同学派的思想主张,对所扮演的人物也要有一个全面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表达出不同学派在看待问题上的思想主张以及治国方略。在角色扮演的情境中学生为了更加真实地展示出不同学派人物的风格、特点以及思想,会更加积极地探索相关知识内容,寻找讨论的有力证据,这样能促使学生在对故事人物的角色扮演中牢牢地掌握知识点,更为真实地体验与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差异,体会到思想文化上的繁荣局面。

4.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故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历史知识的枯燥性,将其引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完善历史知识体系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要将历史故事作为重要的教学载体,借此优化历史知识的呈现形式,并不断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才能将初中历史教学的育人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天鹏.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3,14(04):140-142.

[2]李建华,石婷.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试题与研究,2022,14(07):52-54.

[3]杜俊娥.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家长,2021,10(25):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