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分析

作者

暴振贺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三道河子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122523

摘要: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了解和掌握高产种植栽培技术对于农民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玉米的高产种植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包括土壤准备、品种选择、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希望能够为农民提供实用的种植指南。

关键词: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

引言:玉米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国内也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消费需求。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是农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的分析,为农民们提供有效的种植指导,以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1.土壤准备

1.1环境要求: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适中等。

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是玉米高产种植所必需的基本条件。除此之外,PH值适中也是土壤准备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土壤的PH值对于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通常来说,玉米生长最适宜的土壤PH值为6.0-7.5之间。当土壤的PH值偏离这个范围时,会对玉米的吸收养分能力、根系生长以及土壤微生物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因此,在进行土壤准备时,应当根据当地土壤的实际情况进行土壤调理,保证土壤PH值处于适宜的范围内,为玉米的高产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1.2基本耕作:深翻、松土、平整等步骤,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土壤准备阶段的基本耕作中,首先需要进行深翻。深翻是指将土壤翻松至较大深度,通常是翻松到30-40厘米的土层。通过深翻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此外,深翻还可以破坏病虫害的生长环境,减少它们对玉米的危害程度。其次是进行松土。松土是指将土壤表层松散,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这可以通过使用耙子或犁等工具进行表层松耕来实现。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性,让根系更容易伸展,吸收水分和养分。最后是进行平整。平整是指将土壤表面整平,以便于种植操作和水分的均匀分布。平整操作可以通过使用平地机或耙子进行,以保证土壤表面平整、无槽洼和凸起。

2.品种选择

2.1早熟品种:短生周期,适应不同气候条件。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种植环境的[早熟品种能够]确保玉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生长发育,并且能够适应不同气候条件。这些早熟品种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具有更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玉米产量潜力。在选择品种的过程中,农民应考虑到所处地区的温度、降水和光照等因素,并选择能够适应这些条件的早熟品种。此外,农民还可以咨询当地农业专家或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民,以了解哪些品种在当地的种植中表现出色,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决策。选择合适的早熟品种是玉米高产种植的第一步,也是保证玉米产量稳定和提高农民收益的基础。

2.2抗性品种:耐寒、抗逆性强等特点,降低病虫害风险。

在品种选择时,需要考虑玉米的生长环境和栽培需求。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选用具有耐寒能力的品种可以保证在寒冷地区的正常生长。此外,选择具有抗逆性强的品种也是重要的一环,因为稳定的生长能力可以使玉米在不良气候和极端环境下更好地适应并生存。这样一来,玉米作物在面对病虫害的威胁时会有更强的自我保护能力,降低了潜在的风险和损失。综上所述,选用耐寒性强、抗逆性好的抗性品种是高产玉米种植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3.施肥技术

3.1基础施肥:在播种前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基础化肥。

基础施肥是玉米高产种植的重要环节之一,需要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作物需求合理选择施肥方案。在施用有机肥料时,可以选择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有机材料,这些有机肥料富含丰富的养分和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同时,在施用基础化肥时,应根据土壤的养分缺乏状况进行科学配比,注意平衡氮、磷、钾等元素的供给,以满足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除了合理选择有机肥料和基础化肥外,施肥技术还应包括施肥时间和施肥量的掌握。通常情况下,在播种前一周进行施肥可以更好地为玉米提供养分。而施肥量的确定则需要根据土壤养分含量、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遵循适度施肥原则,避免过量施肥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还需注意施肥的施用方式。通常有两种常用的施肥方式:一是将肥料均匀撒布在土壤表面,然后深翻到根系发育区域;二是将肥料直接施用到玉米苗床或种植沟中。对于玉米这类喜肥作物,建议采用第一种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保障肥料充分与土壤混合,促进玉米根系吸收养分。

3.2追肥管理:根据植株生长期需求进行及时追肥。

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玉米对养分的需求量是不同的。因此,合理的追肥管理可以满足植株所需的养分,并提高产量。在玉米出苗后的初期生长阶段,应注意为植株补充适量的氮肥。氮元素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养分之一,能促进植株叶片的绿色发育,增加光合作用效率。因此,在这个阶段,可以适量供应尿素或其他含氮肥料,使植株充分吸收,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效果。玉米进入拔节扩叶期和抽雄抽雌期,此时需要增加磷、钾等微量元素的供应。磷元素是促进根系发育和充实籽粒的重要营养素,而钾元素则有利于提高玉米免疫力、增强抗倒性和抗病性能。因此,可以适时补充磷肥、钾肥等微量元素,促进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当玉米进入孕穗期和灌浆期时,需提高氮肥的供应,以增加籽粒产量。适量的氮肥可以促进玉米颖果发育,增加甜度和储量,有利于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因此,在这个时期,应适当增加尿素等含氮肥料的施用量。

4.病虫害防治

在玉米高产种植栽培中,病害防治是一个关键环节。为了确保玉米作物的健康生长和最大产量,农民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治病害。农民应该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抗病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可以减少病害对玉米作物的危害。因此,在选择种子时,农民应该优先考虑使用经过育种改良的抗病玉米品种。合理施肥也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科学施肥可以提高玉米作物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农民应该根据土壤质量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避免过量或不足的肥料施用。农田的灭菌消毒也是预防病害的有效手段。在播种前,农民可以使用适当的化学药剂对土壤进行灭菌消毒处理,以杀死病菌和病虫的卵,减少土壤中病菌和病虫的存活数量。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控制病害的传播也是至关重要的。农民应该定期巡视田间,观察玉米作物的生长情况,如发现病害症状,应该立即采取防治措施,比如使用有效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或进行合理的病害管理措施,以遏制病害的扩散。农民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来预防病害。比如合理安排作物间距,适时修剪杂草,清除田间杂物,确保通风和阳光照射,减少病菌和害虫的滋生环境。

结语:

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对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和满足人民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的关键要点和实施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条件不同,因此农民们在实践中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参考文献:

[1]武学义.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种子科技,2018,36(01):49+53.

[2]朱馨可.玉米高产栽培种植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7(17):72-73.

[3]李小平.新时期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分析[J].山西农经,2017(13):46-47.

[4]张海荣.浅析新时期的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7,34(03):39.

[5]张宁.新时期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分析[J].花卉,2016(20):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