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刘友芬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九和中学 517445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心理价值观念,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让学生未来的成长更加顺利,是新时期培养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对初中生来说,这一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的关键期,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取决于高课程教师的教学手段。所以,在目前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了目前许多初中教师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向。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初中
在新时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老师们要把新课标的教学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思想当中,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变革、创新和优化,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气氛得到改善,让这门课程的实际运用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达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提高和提高。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中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论述。
一、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意义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大学生成长起到助推器作用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初步形成,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促进他们的成长。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明辨是非,也可以拓宽自身的视野。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教育,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学会遵守社会规则,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载体,通过“立德树人”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道德与法治课是解决学生成长烦恼的有效途径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大部分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困境”不仅是大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而且也是大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如果学生能正确处理青春期烦恼,就能促进他们的成长;反之,如果不能正确处理青春期烦恼,就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因此,要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就必须对其实施有效的教育和引导。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则为学生的成长烦恼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产生成长烦恼的各种原因,从而可以自主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的终身成长。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在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策略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生活为中心
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该学科的时候,其主要学习内容经常是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的,对于老师来说,也应该把握住生活中的要点,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五课交友的智慧”这一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讨论自己在结交朋友时的正确做法,使学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老师也可利用学生真实的距离来帮助他们理解交友准则,使他们交友更加广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当前互联网等实时信息,组织学生讨论当前的各种交友方式,并讨论其存在的意义,如组织学生讨论当前互联网交友软件的利弊等等,使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进行交友。这样,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自己的生活过程中,为自己搭建起一道正确的道德桥梁,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堂导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的本质是“以生为本”。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才能真正培养出德育与法治学科的学科素养。前导学在学生自主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阶段,学生不需要教师指导,可以自己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上课前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同时,思考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听课,更好地指导学生。对教师而言,导学内容的设置实际上是对教学设计进行梳理和突破的一个过程。学生完成导学任务的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完成导学任务的过程。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
3.开展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建设实践性课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应通过实践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转变学习理念,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进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并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收集资料,使学生对有关的内容有更多的了解。这样,就会在悄无声息地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政治认同,使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其核心素养。比如,在《建设美丽中国》一文的教学中,老师会先对目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进行介绍,然后再对国家制定这一政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对此,为了让学生可以对有关的内容有更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组成一个小团队,在课余时间里,将自己周围的环境污染问题收集起来,采用社会调查的方法,对环境污染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并以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基础,提出整改建议。
结语: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各个学科的教学都要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与现实情况和时代需求相结合,展开创新改革。新课程改革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们一定要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来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效率,从而减轻教学压力,促进学生吸收、理解新知识。
参考文献:
[1]张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课堂内外?教研论坛,2020,000(001):12-14
[2]谢文旭.新时代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