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探究
王文婧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分别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政教育功能;打造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完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保障机制等方面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高职学院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数十年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已进入内涵提升的新阶段。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个性鲜明、积极健康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全国高校都在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借助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有效建设,用文化的独特魅力去感染大学生,将思想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帮助大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更加正确、清晰的认识。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就是要保持马克思主义在高职院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优势地位,弘扬主旋律,引领新思潮。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是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思想也最为活跃,但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却没有完全形成,极易受到各种外来思潮影响。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来贯穿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来引领大学生学习和研讨社会上的重大理论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对当今形势政策理解和学习的能力,维护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高职院校要维护和宣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校园舆论阵地的主导地位。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校园广播、报刊和校园宣传栏等文化传播阵地来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以此来增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育人性和目标性。
二、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政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手段,包括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个方面,显性教育包括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明确的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一些专门的德育活动;而隐性教育主要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文化氛围等在潜移默化中对高职院校师生群体在思想上、行为上的影响和熏陶。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隐性教育,如:在高职院校成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通过具有专业素质教师耐心的帮助指导,可以帮助那些在学习、生活中存在困惑的学生去走出困境,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认知水平;组织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鼓励个性不同的大学生们积极参与社会锻炼,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服务奉献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开设一些党建的红色网站,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网络阵地,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网络道德观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开通网上心理健康咨询与就业服务网站,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网上服务,及时排忧解难,解决问题;同时开展与网络相关的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展示红色主题的优秀视频短片比赛等,增强网络载体的吸引力与网络文化的独特魅力。丰富教育载体,创新教学形式,发挥网络载体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实现良好的文化育人效果。
三、打造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与设计,要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成长需求,只有了解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所思所想,课外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精心设计每一次校园活动,才能吸收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增强活动吸引力。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种纪念日、节日来开展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与校园活动的主题内容巧妙契合,在活动中开展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校园活动的组织设计要使活动从内容和形式上注重体现时代特征的学科专业特色,从本校实际和学生需求作为出发点来确定校园文化活动内容,引进专业学术内容和高雅艺术,使大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相融合,突出校园文化活动的文化思想内涵和育人主题,从而有效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在活动参与中不知不觉受益,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同时,高职院校要注重校园文化活动的特色意识与品牌意识,根据本校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文化传统,创建自己的活动品牌,注重活动的文化品味与活动的思想性与实践性,逐步形成自己独具魅力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更好地深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四、完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健康长效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校园制度文化。高职院校学校领导层面上要对文化建设相关理论内容的学习和研究,要将与文化建设相关议题整合融入到高职院校发展的整体规划建设之中;在一些相关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要保持长期性、统一性和协调性;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安排设立专门部署机构,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在工作过程中形成合力,实施过程中保证连贯性和有序性。
首先,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制度文化。除了要突显制度文化的强制性,科学性特征,更要突出人文性,融入人本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具体来说,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过程中,要从高职院校广大师生群体的利益角度出发,充分树立关怀意识,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不仅要符合国家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更要维护好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尊重独特个性的发展,将管理与服务育人有机结合。其次,高职院校在制定和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要重视制度制定的公开合理,突出各项制度的人性化、科学化,形成合理、规范化的制度体系。鼓励师生发挥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师生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和监督管理各项制度和规范。最后,高职院校校园规章制度的制定要满足科学性。科学性主要是指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要明确清晰,目标积极健康,操作简洁方便,要求具体,易被学生接受理解。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思政教育功能、打造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完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保障机制,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做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先春.高校文化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12).
[2]朱洪娟.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16(03).
[3]腾士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J].教学与管理,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