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趣味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

张宁芮

海伦市爱民乡中心小学 152300

摘要:趣味教学法属于一种与新课改的需要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提高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让学生可以得到一种全新的学习经验,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这篇论文主要是围绕着在语文教育中如何使用趣味教学方法进行的,并对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使用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在实际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具体的使用方法,希望可以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改革起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 小学语文 可行性

引言: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一门主干课程,在学生基本素质的培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要担负着教授语文文化知识,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等社会性职能,又要担负着培育人文精神,塑造优良品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等职能。

一、小学语文教学运用趣味教学法的可行性

1.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趣味”式的教育法,就是根据小学生的注意力、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规律而设计的一种教育法。

首先,从“注意力”的特征来看,小学生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这种“注意”是天生的,不是靠自己的意志力和精神力就能做到的,而是靠外界的“刺激”引起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孩子们很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他们的精神“不集中”,很可能会被各种各样的东西所迷惑。趣味教学符合注意发展的特征,通过新颖的方法和有趣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刺激”,使他们自然地参与到相关的学习中去,并通过有趣的游戏和有趣的图片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2.满足学生对基本素质教育的需求

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个性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更多地是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素养”这个词的范围也很广,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对技能的理解,更多地是考察一个人在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的思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运用趣味教学法的策略

1.落实应用原则,提高课程的趣味性

在实施“趣味性”教育时,要坚持主体性、适切性和审美性等基本原则。

随机应变能力。在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把握好时机、适度和适度,不能任意使用,也不能“为了趣味而趣味”。所以,老师们要在对课本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再以文本的体裁特点、结构特点以及教育目的为依据,来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和游戏,让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比如,在《画杨桃》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在课堂引入时先从问题开始,再进行“趣味提问”这一游戏。首先,请同学们针对这道题,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作出自己的猜测(这个过程也可以用来做“课前预习”)。接着,通过“击鼓传花”“萝卜蹲”等方式安排“提问人”,因为“提问人”是完全随机的,所以每个学生都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并且主动参加。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寻找相关的解答。让学生在主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要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胜利的快乐,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2.要主动创造有趣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同时,情境创设也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趣味,增强课程的影响力。因此,在趣味教学中,要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创设出一种趣味的情境。比如,在语文拼音课上,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小学生喜爱讲故事,比如语文中的“b”与算术中的“6”,它们的形状非常接近,可以把它们组合起来,创造出一个有趣的短篇小说。在创作过程中,要考虑到他们的实际生活,比如父母在学校等着他们的孩子,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在他们的阿拉伯数字中,加入“b”的声音,再加上“6”的声音。“小 b”与“小6”是同一种发型,同一种校服,同一种背包,同一种发型,同一套校服。这天下雨,“小 b”的外婆前来迎接,却将“小6”误认为是“小 b”。然后,“小 b”就跑到外婆跟前,对外婆说自己道歉了。一幅人人都知道的情景,更能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也可以通过让同学们自己创作一些相似的短文,来寻找汉字的特征,加强他们的记忆力,刺激他们的想象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以微课营造科学的教学情景构筑小学语文趣味课堂

目前,在课堂上普遍使用的是微堂,尤其是在课堂前期。一方面,微课能够拓展和延伸新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对新课程内容进行初步探究,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另外,通过微课中的语言交流、教师讲解的内容,让他们对新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语言思考能力,将他们引入到主课堂中来。此外,还可以通过微课创造出一个活泼、趣味十足的教学情景,通过动画、音效、视频等多种方式,既能增强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又能将他们的精力完全地集中起来,节约了教室里的时间,突破了课堂里的时间局限,让同学们的语言学习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结语:

总之,趣味教学法是一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方法,它适应了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征,也满足了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它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理,也遵循了语文课程的特征,把语文核心素质的培养和生活化教育的新思想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够体会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 张勤《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2] 王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小学生》2021年第9期。

[3] 陈凤《借助趣味教学法,轻松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育艺术》2021年第6期。

[4] 刘敏《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5] 王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小学生》2021年第9期。

[6] 刘敏《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7] 王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研究》,《小学生》202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