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张淑杰
衡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学 053000
摘要:在当今信息时代,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在数学教育领域,初中阶段的数学大单元教学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合理整合核心素养与数学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本文将围绕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探讨如何在核心素养框架下进行教学设计,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
一、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意义分析
通过将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呈现给学生,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并能够将不同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的连贯性,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同时,大单元教学则能够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社会问题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大单元教学能够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实际需求和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1]。
二、核心素养之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模式策略分析
(一)教材深挖,制定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多是以教材为中心,对概念、公式及解题方法进行讲解,教学过程中知识传输占据大部分时间。这种教学形式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因此,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要重视深挖教材,重视其中蕴涵的实际操作,并合理地制定单元教学中课时与课次的设计[2]。
举例来说,学习“三角形”时,教师要深挖教材,在大单元教学中合理制定教学内容。教师应先设计课堂小游戏,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兴趣。根据教材编排顺序,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后,开展“拼凑图形”的课堂小游戏,并说明游戏规则:“老师手中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多种三角形积木,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用任意三角形拼凑出平行四边形及其他图形。”将准备好的三角形发放给学生,让其动手拼一拼、摆一摆。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学生发现两个直角三角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能拼成一个正方形,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在面积上的关系。基于此,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结合大单元教学目标,提出问题:“能否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学生要结合以往所学知识分析和探究,在白纸上画出平行四边形,标出底为x、高为y,再将其拆分成两个三角形,标出三角形的底为x、高为y,在教师的指导下列出图表,将所有信息罗列其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S=xy,三角形面积为S=xy/2,两个三角形面积和相加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有效激发,对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二)梯度渐入,选择分层教学
初中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部分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而分层教学可以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开展学习,非常适合应用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由浅入深地启发学生思维,特别要重视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转换较慢的学生[3]。
举例来说,学习“整式的加减”时,教师可以将它与“分式”教学整合,开展大单元教学。首先,在课堂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习的加减运算,利用多媒体展示算式33+52=、95-23=,通过复习巩固对知识的掌握。接着,引入整数和分数的概念,并带领学生探索分式和整式的加减运算,完成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为后续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初中生对整式加减理解较快,理解分式加减法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对此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要采用分层教学法,如用多媒体展示题目-x-1让学生思考新的问题应如何处理,这对刚接触“分式运算”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对其思维进行启发,引导其思考能否将整式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学生会产生两个思路,一是将-x、-1看成两个单项式,并将-x写成、-1写成,将式子转化为异分母分数相加减;二是将-x-1--x-1看作一个多项式,通过提取负号,将整式看作利用通分、合并同类项解出题目。教师应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完成解题,看一看哪种方法能够更便捷地解出正确答案,同时也对分式运算规律有更深入的掌握。
(三)团队交流,培养互助意识
大单元教学中课堂容量也会适当增加,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主探究。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互助能力等都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举例来说,在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时,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教学形式,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为核心,设计探究任务,如“班级中同学出生主要集中在哪一年”“借助网络平台、点评软件,统计本年度最受欢迎的影片是哪几部”“调查班级男女生喜欢哪类节目”给予各小组一定的探究时间,指导其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各小组要结合探究问题设计调查问卷,以举手表决、问卷调查等形式完成对数据的收集。再利用划记法整理数据,将收集到的数据制作成相关统计表。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出问题:“观察以上数据统计表,大家知道了什么?能提出哪些问题?”各小组成员通过探究和讨论,对表中的数据会有进一步的认知,认识到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之间的关系,从而加强对知识点的运用和掌握。
结语:
总的来说,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和系统掌握,加深综合应用能力,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整体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强有力的数学学习平台,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雨竹.初中数学区域大单元教学探析——以《多种多样的区域》一课教学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2, 36(1):3.
[2]史贤法.大单元教学设计在初中数学课中的应用——以中国网店第一村真实情境为例[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21(34):2.
[3]刘洪玉.基于大单元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课堂活动的开展——以"乡村与城镇"教学为例[J].天津教育, 202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