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先学后导”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

戴其美

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 434400

摘要:新课改体系的深入推广为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先学后导”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目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此,本文主要针对高中政治课堂中先学后导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先学后导”教学模式;高中政治课堂;应用分析

引言:随着教育教学的深入改革以及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在不断的提升。为了改善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高中政治教师需要通过对当前学情的深入分析,采用“先学后导”的教学模式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为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高中政治学科教学功能的充分发挥。

一、基于“先学后导”教学模式合理设计高中政治课前预习环节

要想构建高效课堂需要合理设计课前预习环节。要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做好学生的结构化预习工作需要政治老师从以下四个维度着手。一,从“读”的层面入手,要求学生对文本材料进行反复阅读,了解文本的大意和主要思想,对新课的内容进行有效明确。学生可以基于老师发放的导学案,以问题为纽带,一边读一边思考,记录下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二,从“导”的层面入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导学案,并共同交流和探讨其中存在的疑惑和问题,并得出相关的结论。三,从“作”的层面入手。教师可以基于生活实际和时代发展要求,设计一些预习作业,突出教学重难点,强化学生的预习效果。四,从“问”的层面着手。学生要在预习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要基于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完善和优化。

以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教学活动为例,课前老师为学生设计了如下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一,要求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和性质。二,要求学生了解人大代表的地位、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以及人大代表的义务权利和人大代表的任期。三,给出相关的具体事例,要求学生填写出人大代表分别行使的权利。学生可以在学习平台上以匿名的方式对导学案进行填写并上传。教师需要对学生完成的导学案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在讨论区进行讨论,不断修正自己的导学案,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初步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二、基于“先学后导”教学模式科学实施高中政治课中教学环节

为了能够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构建高效的“先学后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政治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政治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活动。首先,在明确学习主题和任务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回答相关的问题。其次,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学习。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与其他成员就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交流和探讨,最终获得相关的结果[2]。最后,每个小组要选派一名代表发表本小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要对其进行评价,并补充相关的意见,记录此次讨论活动中的亮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智慧型的导学方式,针对学生讨论学习的不同情况适时适当的给予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让学生享受充足自由的自主探究空间,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以“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教学活动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生活实践引入了一些有关于“人民代表行使的权利”相关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根据材料对人民代表可能行使的权利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虽然对人民代表行使的权利进行了分析,但是将人民代表所行使的表决权和立法权忽略了,此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境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和引导,打开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组内进行良好的沟通、探讨和交流。比如在主题分析的过程中有的小组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对人大代表行使的权利进行了说明,有效的加深了学生对人大代表行使权力的理解和认知。不过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具体表现,对学生的政治立场进行衡量,以流程图或者视频模拟的形式帮助学生厘清人民与人民代表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三、基于“先学后导”教学模式有效落实高中政治课后教学环节

在“先学后的导”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课后评价作为必要的过程,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政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环节总结归纳和整理本堂课所学习的知识,明确学生是否还存在一定的疑惑。并采用括号法、表格法或者数形法等多元化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归纳,帮助学生建立本节课的理论知识框架[3]。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政治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习题和作业,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进行整理和归纳,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鼓励学生采用自评的方式或者互评的方式填写老师给出的评价表。教师也要从学生的政治立场以及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思维导图制作的逻辑性和美观性入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关的意见。比如部分学生在构建“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这一节课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虽然学生在思维导图中展现出了“权力”的主题和“权利”主题,但是在对主题进行细化的过程中,所列出的知识点并没有体现出自我的观点和认识,此时教师就可以提醒学生在思维导图构建的过程中将自己存在的疑惑以及具体的收获罗列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内化吸收和应用,进而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和认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当前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先学后导”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符合高中生的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而且能够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发展,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打造,以及学生个性特点的发展。高中政治教师要对“先学后导”教学模式进行灵活应用,充分发挥“先学后导”教学模式的积极有效性,实现学生政治素养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秀丽.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学习中的应用[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3(6):0157-0159.

[2]朱晓庆.新课标导向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讨论式教学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3(3):51-53+57.

[3]刘佳璇.思维导图及其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J].社会科学前沿,2023,12(6):3375-3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