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探究
刘冬梅
万州区走马中心小学 404026
摘要: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作为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其德育工作尤为重要。人们常常将学生比作萌发的种子,用辛勤的园丁形容教师。教师除了为种子浇水、施肥,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之外;也应当时常捉虫、修剪,向学生渗透美好品德。小学教师应当严格落实教育部“立德树人”的要求,将德育融合到小学教学工作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品行。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德育;工作探究
引言:随着社会教育理念的提升,教育的根本任务确定为“立德树人”,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教学中切实做好德育工作。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三观还未形成,学生的认知还不健全,正是开展德育的关键时期。全体小学教师都有责任开展德育教育,助力学生品德及行为习惯的有效养成,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将着重探讨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推进小学德育工作,仅供各位参考。
一、深刻反思德育工作现状
1.教师问题
俗话说要对症下药,教师只有细心观察德育工作现状,思考形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取得德育工作的成效。当前德育工作开展常常表现为,教师对教学理念落后,对德育重视不足;德育形式单一,常常是简单的“说教”;德育开展滞后,学生犯错后开始“批评”。教师应当深刻认识自己的不足。
2.学生问题
教育的主体永远是学生,教师开展德育工作应当符合学生的需求,找准学生的问题对标思考学生欠缺的德育,能使德育达到良好的效果。小学教师要做到具体学生具体分析,可以考虑通过家访、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询问学生的朋友,以及和学生本人谈话等方式收集整理学生的信息,科学且客观地对学生品德作出分析。
3.问题成因
学生不良习惯的成因第一种可能是其原生家庭,很多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习惯就是受到家长的潜移默化影响,或者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没有正确引导其改正;第二种可能是新兴媒体,上网人群的年龄越来越低,小学生也成为网络大军的一部分,小学生没有足够的认知力和自制力,受不良价值导向的影响后极易养成不良习惯;第三种可能是社会环境,小学生的思想习惯都会受到来自身边朋友、同学、社会人士的影响,学生可能因为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养成了不良习惯。
二、形成全面完善德育模式
笔者经过认真研读德育政策的形成,学习先进德育工作经验,认为“家+校+社”一体的德育教学模式是最值得采取的德育模式,这一模式要求家长、教师、社会承担各自的责任,对学生的品德发展负责。
1.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
小学教师应当积极要求进步、提升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的教育标准要求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想法、关注学生情绪心理,帮助学生改善不良习惯,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将德育工作融入日常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师还应当提升自身言行,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做好学生的表率,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可以多和学生交流,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渗透德育工作。
2.教师要加强家长德育的意识
家长对学生品德塑造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因此,德育工作需要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小学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引起家长对学生德育的重视,对学生课外时间言行进行有效监督和正确引导。教师可以组织家长会、开放日、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家长亲身到参与德育工作中来。
3.教师要加强学生与社会联系
教师做好学生与社会的衔接,帮助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入手,观察日常学生之间的相处中是否存在道德品质问题,并对有问题的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完善与提升。
三、深入探寻丰富德育内容
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具象化且丰富德育内容:向学生渗透中华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养成爱国守法的品质;向学生传递环保理念,使学生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向学生传达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使学生懂得感恩;向学生传达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形成热爱劳动、热爱运动等美好品德,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四、发散思维丰富德育方式
1.多媒体
多媒体不仅图文声像并茂、丰富生动有趣,在创设教育情境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益于与德育工作的开展。
2.游戏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有趣的游戏、体育运动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会到团结和友谊的美好,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并养成行为习惯。
3.社会实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废物利用、评选道德模范、献爱心等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融合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
结语: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方向,民族复兴的希望。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想品行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应当深入研究立德树人的教育政策,严格落实在德育工作的要求,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德育内容等策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日后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有坚.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德育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3(17):207-209.
[2]孙玉.“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下的小学德育[J].文理导航(中旬),2023(08):76-78.
[3]缪献文.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德育研究[J].吉林教育,2021(3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