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思考初中语文减负增效作业的设计方式

作者

刘舒英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世纪中学 065000

摘要:初中语文减负增效作业的设计方式是当前教育热议的话题之一。对于学生而言,过多繁重的作业不仅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还限制了他们的课外活动和休息时间,甚至压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学习动力发展。因此,合理设计语文作业,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作业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双减”;家庭作业;设计策略

近年来,“减负增效”问题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此,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初中语文老师应借着这一“东风”,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法,寻求一条极具发展性的“减负增效”之路,对课后作业进行创新,以达到最大限度地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一、联系探究,提高水平

老师们在下课之后,会给孩子们安排一些课外作业,然而,许多老师过于追求成绩,他们会安排一些深奥难懂,并且与初中生活相分离的作业。这种做法是十分不科学的,也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度扩展。应当给他们安排一些具有趣味性、生活化的研究性题目,让他们在生活中找到答案,培养他们的探索和动手能力。[1]比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这首诗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来制作图片和视频,先把这首诗的背诵视频放出来,然后让同学们通过聊天的方式来谈论自己看到视频后的感觉。在这种问题的情景下,同学们都很活跃地进行分组讨论,在此过程中,他们在分组讨论中,对于《天净沙·秋思》的基本含义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有了一些理解,他们的主体性也在探究式的教学中得以充分发挥。通过实施高效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二、探究差异,提高个性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育的质量,在课外作业的设置上,如何合理地进行合理设置,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育的水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并通过设置差异性作业,使学生既能巩固所学,又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自己的眼界。差异化作业是指教师针对学生的身体、心理和学习,进行个性化的、专属的、这种创新的作业设计方法,既体现出了语言的蓬勃生命力,又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作业的撰写中,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语言的学习和实践中,从而推动他们的个人发展。[2]比如,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物细节刻画”主题的作业布置中,教师要将作业进行分层设计,以突出作业的针对性。首先,在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身上,老师会给他们安排一些拓展式的小说,让他们体会到作文思考的发展;而在作文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老师们应该多给他们安排一些模仿和巩固的任务,让他们在阅读和书写方面得到训练。要以个体化的方式,使学生得到符合自己的学习水平的作业。唯有如此,这种差别性的作业设计,方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的语言发展。

三、指导写作,把握创造

“双减”中特别强调要降低学生的压力,这要求我们在实施初中语文教学时,运用多种语言进行教学,以实现期望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在过去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采用抄写词汇、背诵课文等方式来让学生记住重点,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但不能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反而会使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下降。所以,在实施“双减”的过程中,老师们要把初中语文作业的任务安排好,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他们的作业负担,提升他们的语言兴趣,增强他们对语言教学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指导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的训练。[3]比如,在教学《壶口瀑布》时,老师就应该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针对他们对风景和风景的爱好,来进行语言任务,让他们用画笔来表现壶口瀑布的壮观,也可以让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风景和风景的基础上,来进行语言任务,这样的语言任务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坚持人本,方式改革

教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布置作业时要有创意,要有更多的探究与尝试。比如,在学习具有多角色和对话的文本时,由于角色和对话较多,情节的推进往往依赖于人物的言语,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通过整合教学,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故事编排”等教学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组成多个演出小组,并按照自身的特征,进行角色的分工。在学员们进行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观察每一支队伍,给出恰当的建议和建议。在进行正式的演出,也就是展示这件实践作品的时候,学生们将组成一个团体评审委员会,每位评委都会有一份打分表,之后,在演出完成之后,学生和老师共同进行打分,并在打分表上写下简单的评语,将队伍的优点和缺点都说出来。等节目结束后,导师会按照节目的总分,评选出最优秀的一批节目,并发放小礼品,以及对参与这次实习活动的同学进行表彰。[4]

五、优化批改,目的引导

在对优秀、中等和差等同学的作业进行批改时,我还注意到一些共性的问题。例如,学习优异的学生常常会遇到学习成就的“瓶颈”,他们想要用特定的方法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中等生学习表现不够稳定,缺乏自信;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基础知识是非常缺乏的。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要增强学生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对于自尊心的问题,要在适当的时候激发和鼓励儿童;对于学困问题,要认真地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地剖析,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能够让他们进行语言好词好句的搜集和语言课文的朗读,从而巩固他们的语言基础。而且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定期的语言练习,并在课余时间多给他们解释他们所不能理解的难点问题,从而让他们逐渐找到学习的动力。

六、结语

如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效果已经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目前,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教师要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初中语文作业达到“减负、提高效率”的目的,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要结合作业激励各级学生主动地进行语言学习,并高效地完成语言任务,以实现高效的语言教学目标,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

参考文献

[1]陆爱华.减负增效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创新设计分析[J].初中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6):92.

[2]卢小勇.减负增效背景下初中语文家庭作业创新设计探究[J].中外交流,2021(11):334-335.

[3]马淑俏.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现初中语文作业减负增效提质[J].新智慧,2019(26):111.

[4]张燕.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研究[D].宁夏师范学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