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现状及对策

作者

田星星

湖南省娄底市曹家镇中心小学 417600

摘要:在某些农村地区的小学里,因为受语言习惯的影响,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在学校里都习惯于用方言来沟通,而同学们对语言文字的规范运用的认识不足,而且,在写字的时候,字迹潦草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学校应该加强对语言文字的宣传、监督和管理,创造出一种有利于语言文字学习的良好环境,同时,老师们也应该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多种途径共同努力,为小学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对策

一、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的现状

(一)学生普通话水平低下

普通话水平的提高是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关键。一口地道的普通话,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标准。所以,要使农村小学的教学持续规范化,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着手。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受语言环境的影响,我国农村小学的普通话水平较低,普通话中带有方言色彩的情况较多。一方面,农村孩子在其生长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主要是方言。无论是在家时,或每天和自己的子女交谈时,他们更喜欢用方言,他们很少说普通话,缺乏一个能让他们说普通话的地方;此外,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诸如汉字、汉语拼音的时候,忽视了对学生的汉语的训练,导致学员的发音不准确,汉语发音不标准;在农村学校的语言教育中,对汉语能力的培养存在着不足,第三,部分农村小学的老师自己的能力较差,在教学中很难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从而制约了他们的能力。

(二)学生缺乏良好的书写习惯

俗话说:字如其人。一手好的书法,往往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说到汉字,那就得从小学者做起。在小学生中,汉字的使用和汉字的标准化水平不高,将会对小学生使用的标准化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作者在从事农村小学的教育工作中,体会到以下几点:许多小学生在写汉字时,都存在着字迹潦草、涂鸦等问题。同时,不少小学生在学汉字时,坐姿、姿势、笔顺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没有形成一个好的汉字书写习惯,这对他们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

(三)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不足

教学的规范化离不开教师的表率作用。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示范效应不强的问题。许多老师上课时,可能会说普通话,但是在平时的沟通中,他们往往会说方言。这一使用方言交流的做法,将会对农村学校的规范性言语环境的营造造成一定的冲击,进而对标准化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二、农村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有效性对策

(一)建立校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制度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实现学校语言的规范化,就需要建立相应的语言运用和管理体系,这样,学校语言运用的效果就会更好。因此,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相关要求,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学标准化工作体系,使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书香”校园。第一,在学校中推广使用普通话,教师和学生都要培养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意识和习惯,营造一种“人人讲普通话”的良好氛围;二是将普通话教学质量评价列入每年的考试中,强化普通话教学质量的培养;三是要完善小学生的普通话标准系统,使他们的语言系统更加规范化,例如:普通话的标准,没有故意的变调,没有故意的掺杂方言;在写作时,要保证字体整洁,不要使用繁体,简化字等;四是完善了工作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实行了有奖励和有惩罚的办法,以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充分发挥教师尤其是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

首先,小学老师要密切联系课程对语言文字使用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在小学教育中,结合识字课和汉语课,加大对小学生普通话能力的培养力度;要想让自己的语言表达得更准确,就必须掌握好普通话的水平。目前,国内不少农村小学语音不规范,带有一定的土语色彩。所以,加强对学生的普通话学习,就要求语言老师在进行汉字拼音教学时,要对错误的语音进行矫正,为了提高他们的语音准确度,要对儿童化音、侧鼻音、平卷舌音展开准确的发音培训,这对儿童的普通话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标准化都是有益的;此外,在初等教育中,还应重视汉字写作能力的培养。汉字绘画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韵味的艺术。小学教师在汉字课上,要把汉字写作为学习的重点,要培养好学生的书写习惯,掌握好书写技能,鼓励学生爱自己的语言,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当一名教师在教授中文书写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同学们的坐姿,姿势,笔顺,笔画等,让同学们能够将汉字书写的规范,端正,整齐,整洁,改变过去汉字潦草,乱写的现象,达到“写规范字”的教学目的。

(三)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书香校园

首先,通过举办诗歌朗诵、演讲等活动,为教学的规范化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朗读、演讲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规范化教学,可以使其规范化。所以,学校能够与自身的发展需求相结合,积极地组织起校园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之中,并对那些在比赛中获得奖项的学生们进行恰当的奖励,从而让他们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学生在参加比赛时,不管是背诵或发言,都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语言技能的发展,并增强他们的语言运用意识。

其次,要在学校中组织汉字写作活动,以促进汉字写作的发展。比如,为落实中共十八大“普及和规范全国通用语言文字”的要求,学校举办了“书写经典,传承文明”汉字书写大赛,首先,各班级在班上进行一次内部的比拼,选出2-3名成绩优异的同学参赛,然后学校再进行最终比拼,选出1-2-3名,以此来营造一个“文明校园,书香校园”的环境,让同学们养成汉字写的好习惯,让同学们的汉字写得更好。

最后,是在学校里进行了“规范的文字手抄报”的制作。开展“手抄报”活动,既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又可以使汉字的使用更加规范,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结语

简言之,小学教育是基本功,是启蒙阶段,中国标准应从小学教育入手。因此,学校要制定规范的语言文字管理制度,做到教师带头示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校园氛围,创建“书香校园”。

参考文献

[1]陈丽锋.巧选 巧导 巧练 巧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之我见[J]当代教研论丛,2015(02).

[2]姜利波.建构主义对小学词语教学的启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3]王宁.汉字教学的原理与各类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上)[J]课程(教材)教法,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