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优化小学美术教学
谢金兰
宁化县城东小学 365400
摘要: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非常高雅的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美术审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制约美术教育效果的因素,学生的幸福感难以得到提升。因此,本文在新课标背景下指导小学美术的基础上,探讨美术教学设计的策略,以求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美术、优化教学
前言:
新课标背景下,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有效教学显得更加困难。所以,教师就要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全面的把握,然后再针对性地设计创新教学才行。所以,在今后一段时间的教学中,尤其是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更应采取正确地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措施,对美术教学进行大胆的创新,打破陈规和思维定势,提高教学质量。
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优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外在干扰因素
鉴于课堂环境中存在诸多干扰因素,比如说教室外面嘈杂的环境,喧闹的环境让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就会使得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课程效果大打折扣。在当前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之中,经常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干扰因素,也就是说新课标背景下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果想要在不被干扰的情形下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1]。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化
部分美术教师因为缺乏美术课堂的教学经验,在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方面略显逊色。而当前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对美术教师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导致这一部分教师只能从课本出发来进行授课,而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仅仅是能够欣赏到课本中所列举的图画,学习内容比较单一,这也说明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单一化的趋势,长此以往不利于美术高效课堂的发展。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前提
为了让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可以得到有效的实施,教师必须要增加教学方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从之前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这样他们学起来就会更加有兴致,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会让美术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提高教学效率[2]。
比如在学习“绘画”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全体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进来,教师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方式的时候,就要把激发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必要前提,只有学生有兴趣学习,才会愿意开始尝试去画画,会努力迈出自己的那一步。教师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可以向学生展示两种不同画法的物品,让他们观察这两颗物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去创作属于自己心中与众不同的“作品”。同时为了让学生树立自主创作的想法,教师也可以率先和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物品的样子,给学生树立榜样,再让学生自行创作。这样学生的绘画兴趣就能得到充分调动。
(二)要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作为教学的目标
身为小学的美术教师,对于学生难能可贵的天性一定要进行保护和引导,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形成。因此在美术活动的创设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也要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这样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够得到培养提升。
比如在学习“剪纸”的时候,学生对于撕纸、剪纸这样的艺术形式本身就是会有好奇心的,而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不一样的剪纸作品,实现寓教于乐,在实际动手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剪纸的魅力,也让学生了解到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在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先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让学生了解到原来不仅可以通过画笔画出来,也可以利用剪纸来创作艺术作品。在后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材料,比如彩纸、彩笔等,让学生进行个人创作或者和身边的同学一起剪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这样,学生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剪纸这样的创作环节中,认真地利用剪纸作品来表达自己的看法[3]。
(三)使用现代教育设施
目前,我国小学美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经常把讲解板书、图画等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虽然教学时间长,但学生的美术艺术修养很难得到有效的培养,而且不够直观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产生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利于学生美术水平的提高和创意课堂的构建。因此,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指导,应该与时俱进地尝试引进多种类型现代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优化培养创造力的相关途径。
教师可以采用网络、PPT、白板、投影、视频等多种多媒体设备,辅助完成美术创作。例如在与生活相关的美术教学内容时,就可以通过投影具有生活烟火气息的生活图片,播放记录平凡生活的纪录片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活的美好,感受生活的色彩和代表性生活形象。这对学生美术修养的培养起到了相应的积极作用[4]。
(四)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
小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对美术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也不仅仅是一个对美术方法练习、掌握的过程,更是一个参与多种实践活动、保证实践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因此在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教师还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多元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多种素养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未来生活”主题教学中,教师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下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对自己心目中的未来进行仔细地想象,然后采用绘画的方法,将未来的场景画下来。这种实践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绘画、手工制作的技能,同时构建了良好的同学关系。总之,通过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小学美术课堂成为了学生发展才能和创造力的舞台。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将在艺术领域展现出独一无二的个性与才华。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课堂的效率,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最终践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所以,美术教师应自觉提高美术教育在教学中的比重,培养学生对美、人生、自然的认识,让教育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婷漪.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策略[J].智力,2021(08):59-60.
[2]冯珍珍.浅谈如何开展好小学美术教学活动[J].家长,2020(06):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