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如何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耿小娟

中阳县第一中学 033400

摘要:在初中教育中,历史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为了增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本文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方法

前言:

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的历程,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着趣味性不足、信息量过大、知识点混乱等问题。因此,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是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历史教学中的情境缺失

情境缺失是目前初中历史教育所面对的一个难题。在传统的历史教育中,教师大多是根据教科书来进行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等内容的讲解,缺乏具体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联系到现实的生活中去,从而使学生的记忆变得单调、乏味,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另外,由于历史教学中的情境缺失,也造成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错误认识,使学生很难把握到其中的精神内涵。

(二)单一的教学方式

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在传统的初中教育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采取了讲课、板书、听讲、复习等传统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很难让学生对此感兴趣,让学生感到厌烦和无聊。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多元的学习需要,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并克服教学方式的单一性。

二、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分析

(一)在初中历史课上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针对当前部分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课程内容缺乏创新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历史剧形式进行历史教学的方法,拓展历史课的形式,使历史教师在历史课上拓展更多的历史知识,从而使广大的学生在愉快的历史课上学到更多的历史知识。同时,要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整体水平,让学生积极地参加历史教学,也要通过历史剧表演,使学生能够在准备和表演的时候,感受到历史上的事情,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再比如,在每年5月4日的“五四青年节”的时候,历史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为什么会掀起一场震动整个国家的爱国之风,同时也可以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另外,不管采用什么新颖的历史教学方法,初中的教师都要让广大的学生认识到的真实发展,这是一块肥沃的土地,要从心底里了解到的发展状况,树立起为自己的家园而奋斗的目标,这样的教学方式就会更加坚定。

(二)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效果

微课是近年来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课堂解说方式,它具有时间比较短暂、具有更高的适用性,教师可以把它应用到课程的每一个方面,来提高课堂的效率。在历史教学中,为了防止学生在对历史的时间掌握产生困惑,所以教师将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了教学上,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容易觉得无聊和乏味,进而会对学生的教学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应该把微课的方式应用到课堂上来,比如当教师在讲授《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这个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找到一段关于史前历史的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进行观看,让学生对这段时间里发生的事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教师会根据这些微课的视频进行教学,对于那些难以让学生明白的地方,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微课视频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综上所述,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感受到趣味性的知识,能够积极地进行知识学习。

(三)构建时间线系统,促进学生的记忆力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初中历史教育改革,必须把全部的历史知识按时间顺序排列,形成一个整体的时间序列,使学生形成对整体历史知识的认识。初中历史事件范围很广,而且各个时代的历史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要想了解和掌握这些关系,就需要对这些关系有所了解。这样,教师就可以把所各类历史知识按时间先后次序排列,使学生能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历史知识。例如,在《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本章的内容按年代先后排列。教师在讲课前,可以让学生提前画好时间轴,并将不同的历史事件加入时间轴中。这样的话,在完成了所有知识的学习后,学生就对各个时代的历史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建立起相关的概念,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记住历史上所发生的事情。

(四)深入推进学生的情感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目标的全面推行和落实,其终极目标在于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而要实现这种教学,就要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情感,合理地安排和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初中历史教学要对学科特点进行细致的概括、归纳,提炼富有感情的内涵,并进行创作,再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比如,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教学中,教师讲到:因为封建社会体制和清政府的腐败,虽然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但是中国民族危机却在不断地恶化。这种活灵活现的引入,可以激起学生求知欲,迫不及待地要了解《辛丑条约》的起因和它对中国造成的伤害。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八国联军对中国造成的伤害,并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落后就要挨打”。同时,也可以通过纪录片的方式,唤起学生的爱国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能够努力奋斗。

三、结论

综上所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与新课程标准的落实紧密相关。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从这些方法中提炼宝贵的内容,将灵活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创造更加和谐的课堂气氛,积极探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将先进的教学思想融汇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里,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认真地进行总结,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佳怡.浅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10):211-212.

[2]王海龙.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16):50-51.

[3]陈惠恋.探析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3,No.1126(07):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