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策略分析

作者

王芽琴

中阳县第一中学 033400

摘要: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有特色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他们走向个性化的发展道路,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超越自己,从而开创出一种独特的生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就能更好地实施各种育人方案,让素质教育的思想得到全面的渗透。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 单元教学 策略研究

前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道德与法治在教学模式上已经难以适应当代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老师们应当对此进行一次单元整体教学的尝试,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在这一背景下,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单元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的重要意义

老师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的教学时,要有责任心,要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全面地了解,对教学设计进行细致地优化,并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质量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使教学的效率得到全面的优化,这有利于班上的同学们的认识程度的提高,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的激活,这对学生以后的探究活动和实践活动都有很大的好处。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重点、难点和重点,从而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了热情,充满了对自己进行独立研究的自信。他们还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找出自己的“优缺点”,并且改善自己的缺点,培养良好的习惯,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这要比老师们盲目的灌输和引导要好得多。同时,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是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创新方式和策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打开学生的智力大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缩小各自的个性差异,共同进步,合作探究,从而使学生对单元的知识有更好的记忆,提高应用的能力,从而发掘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吸引力。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策略

(一)制定全面的课程目标

从整体上讲,就是要把教学目的的具体安排表现出来。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例如,从道德修养的角度来看,道德人格是一个人的思维与行动凝结起来的一种内部特性,它是判断一个人的好坏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教学目的上,要重视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培养,从而达到“明大德、守公德、遵法律、严私德”的目的;站在法制观念的角度,老师在设定教育目标时,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以他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东西作为例子,让他们能够将道德与法治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养成遵守法律、尊重法律、运用法律的好习惯,最大限度地利用法律在社会上的正面影响,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力与责任,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健康生活的角度看,一切的教育目的都要在每天的生活中得到落实,因而,品德和法制观念只能在每天的生活中得到反映,因此,教师在制定教育目标时,应把“健康生活”作为其核心素质,同时也要考查“道德育角”与“法治”这两项基本素质。在具体操作中,注意情感引导,才能真正体现道德教育的价值。

(二)指导学生对理论的学习进行深度学习

在初中这一年龄阶段,因为他们的思想尚不完善,认知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他们对事情的理解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偏见,还处于一个不断的学习和探究的阶段,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和问题。

因此,要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对自身道德品质的认识。在德育与法制课程中,老师应该通过使用单元整体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让他们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进而对该单元的知识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进而认识到品德的养成与个人发展的紧密关系。

就拿部编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来说,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品德在今后成长中的重要性。在教育中,老师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感觉到自我被重视,而刚毕业的大学生又要开始新的生活旅程,需要对自身的素质进行全面的提升。作为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振兴,年轻一辈要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要注意观察和思考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培养自己的思想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自强自立”意识、“青年情怀”、“奋斗目标”,做有担当、有担当的新世纪青年。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课程进行了深度的研究探讨,对学生的生命价值、肩负的任务、对自己的前途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以此来促进学生们的思想品质和法制观念的养成。

(三)注重单元整体教学的反思改进

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必须对其进行实时跟踪,并通过对其进行反思,完善其教学策略,同时,还会对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单元整体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反馈进行评估与反思,从而认识到该教学方法在执行中的不足之处,也能知道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完善和优化。唯有如此,才能使整个单元整体教学在不断地调整中得以更好地完善,并在持续地优化中加强实践的教学效果。比如,单元整体教学的效果是否真的实现了,可以通过对学生对单元整体教学的反馈信息的大量搜集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准进行调整。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若存在不合理之处,可根据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如果教学方法缺乏操作性、趣味性,还可以通过改进,使整个单元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语:总之,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抛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有效地运用初中德育与法治的单元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掘学生的内部潜力,这对学生的科目表现和认知水平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的教学质量,对其进行全面地优化,让更多的学生成为能够直接参与到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去,对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钟冬梅.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策略分析[J].成功密码:综合版, 2021(6):112-113.

[2]王春玲.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7):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