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趣谈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发展设计

作者

朱敏 张玉荣

临邑县邢侗街道办事处凯旋小学 2515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将大单元教学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数学的内容,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还能推动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但是,目前的大单元教学法在小学的教学中的运用还很少,这就要求教育者们持续地向老师们普及这些概念,让老师们得到足够的关注,把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让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持续地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大单元教学 发展策略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老师对学科教学的质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努力通过大单元教学来提升学科教学的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但是,纵观当前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际情况,发现大单元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知识内容太过复杂,老师在课堂上不是以大单元为中心,而是一节一节的给学生讲,时间长了,学生们虽然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但很难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从而构建出一个比较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这明显违背了教师开展大单元教学的初衷。另一方面,教师对大单元教学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没有认识到大单元教学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优越性,既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和重视,也没有把大单元教学作为学科教学的核心内容。

一、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与特征

(一) 单元整体论的涵义

单元式教学是指根据具体的单元,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准备期,老师们要密切合作,形成相对统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当前,这种“单元式”的完整教学模式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需不断完善与完善。从当前小学数学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看,单元整体教学方式更多的是将教学准备阶段、具体教学措施、具体教学内容、数学课后习题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二)小组协作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学习水平等方面的不同,采取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一部分学得好的学生去帮助那些在课堂上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更容易地融入课堂。比如,在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章时,老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将具有不同认知层次的同学进行合理的分组,从而开阔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们的学习。

二、新课标中大单元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重视对概念的认识与探究性的研究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好基本的知识,而单纯地将这些知识记在心里,显然是不行的。比如,在进行“角的度量”的教学时,老师要注重对概念的认识,在实践中找到问题,在问题中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最后达到对概念的认识和运用,并以实例、应用实践和教学交互等方式,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概念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与范围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水平与思维水平。所以,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对概念的介绍和对概念的深刻了解上,老师可以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并将新概念引入其中,让学生对概念的含义和特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大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使他们能够从教科书之外的生活中探索数学的应用及其意义,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几何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会不同形状的特征与运用,进而独立地对几何进行构建与分析,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

(二)做好单元间的衔接与整合,加强内容的纵向联结

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相比,“大单元整合式”教学要求打破原有的教学结构次序,以专题建构为导向,强化各单元间的联系,通过调整课程内容,整合同一类专题内容,重构、整合教材内容,形成一套符合小学生学习思路的数学“新教材”。每个单元有一个特定的单元题目,为了使题目更清楚,可以把相似的单元题目合并在一起。以数运算律内容为例,以数运算律内容为中心,可加强各内容间的纵向联系,以提高递进式设计的层次。整合四种运算中的不变规律,将四种运算分组,加法和乘法列为一组,减法和除法列为一组,挖掘和整合每一组中的不变规律,通过纵向重组,引导学生形成结构化思维。

(三)沟通合作,建立完整的单元教学任务链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大单元教学方式更多地强调了各个主要知识模块的内部关系,而不是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有时,光靠老师和学生的聪明才智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可以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设置团体式的教学任务,通过与其它学生的交流和协作,把本单元所学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在任务链的设计中,教师可运用分级教学的思想,对班内的学生进行分级,保证每个组内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顺利地进行学习,从而发现自己的“最优发展区域”。例如,在《圆柱与圆锥》这一内容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把一个班的同学分成6-8个人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又被分成3个级别,一起来完成这个单元的思维导图,这3个级别的同学分别整理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常见题型和解题策略,然后由每个小组的成员一起编写一张思维导图,使整个单元的教学结构变得更完善。

结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单纯的传授知识,到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终身学习的开展。小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去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是一门非常有逻辑性的课程,它能让学生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问题,通过大单元的整体教学,可以将零散的知识变得有条理,有条理。

参考文献

[1]余成晓.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J].中外交流,2020,(23):392-393.

[2]陈友廷.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J].亚太教育,2020,(20):14-15.

[3]房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大单元教学[J].湖南教育(B版),2022,(09):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