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试析中职音乐舞蹈教学研究

作者

王玲玲

汝州市中等专业学校 467599

摘要:教师应积极探索资源整合、情境创设、活动组织和训练设计,为音乐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舞蹈内容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学生反响热烈,教学达到了更和谐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音乐;舞蹈;融合

中职音乐教学与舞蹈的多点融合与对接,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期望,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老师们要具备创新的设计和组织意识,对音乐舞蹈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创造音乐舞蹈融合的情境,组织音乐舞蹈的融合演绎活动,拓宽音乐舞蹈融合训练的范围,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在中职学生中,音乐和舞蹈的融合是很受欢迎的,如果老师们能够把握住学生的心理,进行设计,将更多的音乐和舞蹈融合在一起的教学内容,这样就能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让学科教学有更多的成长起点。音乐与舞蹈是最密切的两门艺术,它们之间有很多的融合点,老师们要做好教学调研,找出最合适的对接点来进行融合设计,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审美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音乐舞蹈融合动力

1.调动音乐舞蹈融合意愿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音乐舞蹈表演信息,这是最为常见的情境设计,学生响应积极,快速进入音乐学习核心。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做音乐舞蹈展示。歌配舞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表演形式,音乐舞蹈融合最为自然,学生从欣赏艺术的角度接纳学习信息,能够促进学生审美水平的成长。如果教师能够参与情境表演,与学生一起展开互动,其调动作用会更为显著。

《阳关三叠》是古琴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其情感饱满,意味深长,欣赏这首乐曲时,需要了解这首诗的背景和内涵,教师组织学生对歌词做先期研究,对乐曲旋律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借助多媒体播放这首乐曲。学生逐渐掌握乐曲的特点,教师设计音乐舞蹈展示方案:这首乐曲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展示一个送别的场面,根据你对乐曲的研究,设计一段音乐舞蹈,并做现场展示,看谁的设计和表演更到位。学生听说要自行设计舞蹈并演出,都有些紧张,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做观察,及时做出辅助,甚至现身说法,做示范演示,推出一些舞蹈动作,或者是舞蹈造型,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在教师辅助下,学生逐渐找到设计灵感,课堂学习进入展示互动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歌词,了解乐曲背景,为舞蹈设计奠定基础,学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适时做演示,为学生带来学习机会。

2.分辨音乐舞蹈属性特点

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有不同的特点,而舞蹈的舞步、舞种也有不同,在具体搭配和融合时,需要达成和谐气氛,教师在情境展示环节,利用音乐舞蹈结合案例做引导,让学生做对比欣赏,可以自然建立音乐舞蹈融合认知。音乐教学中渗透舞蹈内容,不仅是学科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要做好教情和学情调查,针对教学实践做出理性安排。

戏曲中的音乐本身带有表演属性,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戏曲,不仅要听唱腔,还要角色表演,这些表演中常常会渗透一些舞蹈动作,将音乐和舞蹈做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契机。黄梅戏《打猪草》之“对花”,这首歌曲属于“对歌”的形式,互动性很高,黄梅戏唱腔活泼,演绎这首歌曲时,其音乐舞蹈融合特点极为鲜明。教师先投放演绎视频,然后组织学生现场学习,自发结成对歌的对子,模仿视频演员表演做舞蹈训练。学生快速进入模仿环节,教师反复播放视频,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在师生积极配合下,学生顺利掌握了一些舞蹈动作,能够像模像样地展开对歌展示了。教师挑选一些对子做现场表演,学生互动场面热烈起来。

二、组织活动,注重音乐舞蹈融合演绎

1.推出音乐舞蹈表演任务

音乐舞蹈表演是学生的最爱,教师在音乐活动组织时,有意识渗透更多舞美内容,让学生主动进入表演环节,能够创造出更多学习体验机会。音乐与舞蹈融合是自然选择,教师对表演形式做创新设计,给学生更多主动发挥的机会,也能够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成长。音乐舞蹈表演形式众多,教师需要做出科学设计,组织学生展开个性展示,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教师对学生参与演绎活动的诉求做调查,针对性做出布设,能够快速启动学生学习思维,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满江红》是利用岳飞的词创编的歌曲,表达了岳飞抗击外寇的决心,以及对国家民族的大义,还有对驰骋疆场杀敌保家的渴望。学生对岳飞受屈含冤的历史很清楚,对这首歌曲要表达的情绪也比较了解,教师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音乐舞蹈演绎方案,并现场做演绎展示。音乐舞蹈的融合形式有很多,很多小组都选择了“歌配舞”“歌唱+造型”演绎形式。在具体创编排练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做技术改进,确保演绎活动的顺利推进。在现场演出时,教师指挥学生轮流展示,并对学生表演情况做点评,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

2.鼓励音乐舞蹈自主编演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音乐舞蹈表演时,要给学生带来更多自主发挥的机会,这对促进学生学习认知的成长有积极意义。音乐与舞蹈结合是自然选择,学生参与热情更高,其助学效果会更好。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设计一些自主编演的音乐舞蹈展示任务,势必对学生形成心理冲击。学生对音乐剧创编有更多期待,教师贴近学生诉求展开设计,甚至要与学生一起行动,都能够创造教学动机。

学生进入自主编演环节后,能够充分发掘音乐潜质,对音乐作品做深入探索,借助舞蹈形体动作进行直观演绎,这样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内化的机会。

结语

音乐与舞蹈融合途径众多,教师从内容整合、情境创设、活动组织、训练延伸等角度进行设计,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让学生主动进入到学习核心。音乐与舞蹈有更多融合点,教师有意识做对接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可以获得更多学习启示和认知体验。舞蹈需要音乐支持,音乐也需要舞蹈助力,二者关系密切,合作点更为丰富,教师对学生学习心理做调研分析,利用融合活动作为调动手段,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触动和启示。

参考文献

[1]张琪.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中职音乐教学中的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07):170-172.

[2]朱乐丹.谈核心素养下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与音乐的融合[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1,20(06):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