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传统文化的高中美术教学研究
杨滢幔
秦皇岛市第三中学 066000
摘要:近年来,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传统的高中美术教学只注重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而忽略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利用与渗透,以致一直无法提升教学质量,也阻碍了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将对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进行分析,阐述如何在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充分体现高中美术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美术教学
前言:
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既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又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资源。通过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聚焦传统文化,我们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与内涵,激发他们对于美的热爱和追求。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高中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内涵,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他们的艺术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传统文化的内涵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社会各界人员对美术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而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也是教育体系改革的必然需求。而传统美术教学中忽视了美术欣赏与鉴赏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审美能力不足。我国是仅存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先贤所创作的诸多优秀美术作品有所保存,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特点,并且其在所属地区的群众底蕴也极为深重。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落实传统文化渗透,能够提高学生思想素养、文化素养,使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再次发挥出其魅力[1]。
二、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相关策略
(一)高效应用美术教材,继承传统文化精髓
高中美术教师应对美术教材深入挖掘,从教材出发但不受限于教材,在教学中时刻关注传统文化内容,将传统文化与高中美术教材加以整合。比如,在“雕塑”板块的内容学习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雕塑的造型形态,通过塑造及雕刻等手段,结合不同性质的物质材料,设置立体造型,令学生认识到我国雕塑历史极其悠久,每件作品都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2]。这一模块内容,可令学生感受人类文明及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展示雕塑艺术历久弥新的魅力。伴随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传统雕塑已被一些人“抛之脑后”,但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是祖先为人们遗留的宝藏财富。
(二)渗透美术文化,拓展文化素养
把人文精神渗透到美术课程中,把美术看作一种文化的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技能培训。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入美术文化,使学生自觉地认识本学科内外的人文知识,不断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水平。还要把美术与丰富的人文背景相结合,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艺术创作。
例如,在引入我国传统国画文化内容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合理分析古代名画的绘画技法,还要了解古画背后的故事。象外之境,说的就是我们传统的山水画,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介绍了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这幅画卷以长卷形式,描绘了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画家的笔下应运而生,跃然纸上的是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是我国青绿山水画的里程碑之作。通过名画欣赏,让学生们从名画当中体会到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文化价值意义,让学生也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三)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强化学生美术学习体验
当前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意识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仅限于课堂,要想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美术体系之中,组织多样化的课堂学习活动,强化学生课程学习体验,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体验过程中深入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并从中获取美术知识[3]。
例如,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邀请当地的民间艺人,为学生讲解美术知识,这样便可以令学生感受传统手工艺发展历史,学习更多工艺技法,促使其养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并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与决心。此外,教师在美术课堂上也可以带领学生制作传统手工艺品,比如泥塑、扎染或者剪纸。当学生进行DIY时,配合美术教师的讲解,即可令其感受民间手工艺的价值与乐趣,而且在实践中,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思路及创新意识,为其日后高效学习美术知识及传统文化内容做好铺垫。
(四)在优化教学内容中渗透传统文化,注重教学内容创新
通过分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可以得知,其不仅内容丰富,并且不同传统文化内容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渗透时,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内容以不同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学习不同的传统文化知识。
再以“民间艺术”课程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具有群众基础的传统民间艺术,即剪纸展开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对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等历程进行讲解,为学生展示出多种多样的剪纸主题,如花卉、历史故事、风景等,使学生了解剪纸的用途。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人们往往通过剪纸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达自身情感,在学生充分了解剪纸含义之后,教师可以先讲解剪纸与其他传统艺术的不同点,再鼓励学生展开积极的自主创作,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之后进行实地参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明确美术作品价值,帮助学生找到美术学习与传统艺术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其中宝贵的传统文化内涵。
结语:
总之,将传统文化与教学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时代,高中美术教学需要紧跟社会需求的发展,使传统文化的魅力得到传承与发扬,为塑造具有独立创新能力的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强明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承[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2(3):3.
[2]梁雪鸿.高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探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1, 000(005):P.1-1.
[3]肖圣斌.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