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日振兴
李嘉琪 陆玉璇 刘璐 张梦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会计系 湖北武汉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乡村振兴与沼气资源利用的双赢。首先介绍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意义,指出了当前乡村振兴和垃圾问题所面临的挑战。随后分析了为完善农村沼气优惠政策,研究建立规模化资源化处理制度,增强保护环境意识,推进乡村振兴政策,因此进行对利用沼气的农村予以调研考察。最后,提出了构建循环经济模式的关键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构建循环经济模式;乡村振兴;沼气利用;双赢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乡村振兴和垃圾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构建循环经济模式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乡村振兴与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双赢。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和意义
1.1 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它强调将废弃物作为资源来对待,通过循环利用形成资源再生的闭环系统。循环经济与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不同,后者是资源的开采、生产、消费和废弃的一次性过程,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循环经济的意义
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通过废物的再利用和回收,循环经济可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第二,循环经济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循环经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第三,循环经济还可以促进就业和社会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技术支持,包括废物收集和分类、再生资源的加工和利用等环节,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乡村振兴与垃圾问题的挑战
2.1 乡村振兴所面临的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导致乡村人口流失严重,农村地区面临着日益空心化的问题。人口流失不仅导致乡村的劳动力短缺,也使得乡村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滞后,给乡村振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传统农业模式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结构调整的压力。农村需要加强农产品加工、农村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然而,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对于乡村振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2 垃圾问题所面临的挑战
城市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导致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垃圾产生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设施相对薄弱,无法有效处理大量的垃圾,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设施相对欠缺,缺乏成熟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技术。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依靠填埋和焚烧,这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废渣,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同时,缺乏有效的垃圾分类和回收系统,导致许多可回收资源被浪费,无法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目标。
三、循环经济模式在乡村振兴和垃圾资源化利用中的应用前景
3.1 循环经济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前景
焚烧垃圾会产生许多有毒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恶英以及其他有毒有机物。而工业垃圾中还会含有重金属物质,经过焚烧会产生铅、汞、蒸汽等有毒物质,这些有毒气体和物质会严重污染环境和空气。且二恶英是致癌物,如果进入人体内将会很堆积导致致癌,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循环经济模式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农业循环利用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农业废弃物和排放物可以被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的生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农村可以通过农产品加工和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开发出更多的农业衍生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这不仅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还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就业机会。
沼气发电在我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沼气发电不仅可以解决垃圾堆积过多从而导致有毒气体的危害,还可以解决乡村用电缺失不充裕问题。把每户的垃圾运往垃圾焚烧发电厂,随后便可获得足够的电进行高效率的耕种和农作,并且保证正常舒适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们的幸福指数。
3.2 循环经济模式在垃圾资源化利用中的应用前景
循环经济模式在垃圾资源化利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和回收系统,可以将可回收的废纸、塑料、金属等资源进行再利用和再加工,减少对新资源的需求。垃圾分类的推广和普及,可以有效减少垃圾的占用和污染,同时为废品回收行业和再生资源产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垃圾能源化利用也是循环经济模式中的重要方向。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将垃圾转化为能源,可以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能源的再生利用。例如,利用生物质发电技术,可以将有机垃圾转化为生物气和生物柴油等能源;利用焚烧和气化技术,可以将垃圾转化为热能和电能。这能为乡村地区提供清洁的能源供应。
循环经济模式在乡村振兴和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农业循环利用和乡村旅游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就业机会;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和垃圾能源化利用可以实现垃圾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的最小化压力,解决乡村振兴和垃圾问题所面临的挑战。
四、构建循环经济模式的关键措施和建议
4.1 建立合理的政策法规
建立合理的政策法规是构建循环经济模式的关键措施之一。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应用。例如,可以出台鼓励垃圾分类的政策,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和个人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可以出台鼓励农业循环利用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提供土地和资金等支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就业机会。
4.2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是构建循环经济模式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政府和企业可以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推动循环经济技术的升级和推广应用。同时,还可以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例如,可以设立循环经济创新基地和实验室,吸引优秀的科研人才和创业团队,推动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4.3 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
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是构建循环经济模式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和教育培训,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公众对循环经济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同时,还可以加强与企业、社区和学校等各方的合作,共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应例如,可以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开展循环经济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重视和参与度。
五、结论
通过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乡村振兴与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双赢,可以解决当前乡村振兴和垃圾问题所面临的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的关键措施和建议,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的实施,为乡村振兴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杜紫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探讨[J].黑龙江粮食,2022(11):97-99.
[2]赵天齐,袁毅贤.探讨如何构建循环经济视角下大学校园旧物回收利用模式[J].商讯,2021(29):163-165.
[3]彭玲,冯俊莲,刘芳等.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垃圾资源化建设的路径与治理机制[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2,35(02):102-104.
[4]李琳琳,牛鹏飞,王姝燕.与乡村产业发展相融合的乡村体育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3,13(27):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