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刘海友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第四中学 164700
摘要:高中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的重要途径。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在正确的指导下,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关键词:高中;美术;审美能力
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要有效地从应试教育的积弊中走出来,注重美术学科的素质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适时地调整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要加强对作品的欣赏,并用欣赏的方式来检验相关的教学理论,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美的本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培养出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一、中学美术课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学生审美知觉的发展
美感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一种必需。对大学生审美知觉的培养,主要是对“五感六觉”的培养。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学生的第一印象是最为直观的,每个学生由于生活经历、认识层次、审美思维等方面的差异,都会有不同的审美知觉能力。教师在启发与指导时,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过程,以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各类艺术实践,使学生学习以艺术思维开启世界之门,如对经典美术作品、趣味美术活动等进行鉴赏,拓展学生美术文化知识的视野,培养和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不断地引导学生去体验和体验美术作品的世界,从而唤醒学生对审美思维的感知能力。
(二)对学生美的想像力的培养
虽然艺术欣赏的过程依赖于直观的感受,但是它与想象力的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则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事物的理解思考之上的。这就需要老师们在教学活动中有耐心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捕捉其中的微妙关系,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同时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审美的双眼有意识地积累所观察到的现象,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营造更多的想象空间。
(三)学生审美理解能力的培养
学生能够感知周围的事物,但这并不代表他们能够理解。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生活经验的局限,他们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艺术技巧,以及作者进行艺术创作时所处的氛围等,都是不可能完全领会的。这就要求对学生的审美理解力的培养,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学,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自然和艺术等多方面的教育,还要把学生培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和思考理解能力。只有在一定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才能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一)丰富授课形式
目前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参与感较弱,尽管有些课程会采取实际操作的方式,但是高中生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文化课上,所以不能在美术课上加入太多复杂的形式,以免影响到文化课的学习。正是由于受到了很多的限制,所以高中美术课的教学方式要不断地改进,比如增加实践考查课,这门课可以和博物馆、美术馆或者私人机构合作,学生上美术课可以去美术馆或者博物馆上课,这样既有一定的艺术氛围,又不费事,可以省去许多没有必要的准备时间,而且对于文化课负担重的同学来说,这样的上课方式也比较轻松。
(二)在启发式教学中对审美能力的培养
鉴赏、分析、评价经典美术作品,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强化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全面鉴赏经典作品,全方位地挖掘作品中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教师要改变单纯地从理论上介绍艺术的做法,要根据不同作品的特点,向学生传授作品中所包含的各种美的精神,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目的,例如,在展示徐悲鸿、刘海粟两幅作品时,画家所用的技法、材料各不相同,但无论哪一幅,都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估、师生互动。美术欣赏是很难找到标准的答案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进行交流,这样在课堂上,学生们就能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对话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体验。教师不仅要对作品进行讲解,更要主动地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到美术鉴赏之中,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发表不同的看法或评论,积极地感知艺术形象,体验艺术情感,使学生成为美术鉴赏的主体。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手段
提高教师的审美能力,既是对艺术教学的要求,也是对传统教育的创新。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必须对美有着深刻的认识,才能把自己对美的理解传授给学生,才能使教学更具说服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审美,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和学生一起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此外,教师要立足于目前的教学,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一种有趣而有效的教学方式中学习艺术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例如,一位中学老师在翻转课堂上指导学生欣赏凡·高的作品《向日葵》,详细介绍了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形式,既能提高学生欣赏作品的兴趣,又能让学生们了解作者创作时的情况和作品所营造的气氛,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中所展现的美。
结语:高中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高中美术教师应增强审美教育的意识,在日常的教学中积极地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们能够直接地欣赏美术作品,并对其进行感知、了解和分析,从而受到高尚的艺术美的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观,培养他们的高尚的审美情操。
参考文献:
[1]马静.探究高中美术教学加强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J].内江科技,2020,41(06):143+104.
[2]吴艳娟.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中国新通信,2020,22(07):192.
[3]赵炯雲.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