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科素养的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与思考
李继壮
鱼台县第三实验小学 272300
摘要: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区别于传统作业的形式,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的特征以及学习能力的发展规律,是以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提升学科素养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学科技能,形成学科思想方法。为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老师要对课后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优化,不能只根据这一节课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而是要从整个单元出发,将课后作业设计成一个整体的单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查找不足,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体单元;作业设计
前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以整体性、关联性和发展性为特征,构建整合性和关联性的育人图景。所以,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要以单元的整体视角为出发点,以单元的教学目标与学情为基础,对作业的目标进行统筹安排,从而充分发挥作业的“教、学、评”协同效应,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一、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现状
1.作业目标缺乏整体性。作业目标的整体定位是保证作业质量的前提。许多老师没有按照“单元作业的目标导向”,而是按照“课时”为单位进行作业的设计,造成了作业内容的碎片化和知识的重复性。表面上看起来是不一样的,实际上是有重复的,这样就不可能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和学习能力的目的。
2.课时作业缺乏关联性。强化每一课时作业间的相关性,有助于学生围绕单元主题逐渐形成深入的认识。然而,部分教师在设计单元整体作业时,拼凑的习题结构混乱,内容复杂,缺少语境衬托,忽视了前后学习内容的相关性,造成了单元作业缺乏针对性。
3.难易不分少梯度。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时,往往存在着主、客观的题型组合不科学的问题;操练形式单一,思想内涵不足;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题目的难度判别性偏强、缺少语言支撑等。这种作业设计不能促进学生的后续发展,造成了单元作业缺乏发展性。
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作业设计的原则
1.提高作业设计的统筹性。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应该对不同课时的作业目标和内容展开全面的规划,强化不同课时作业在目标、类型、难度等方面之间的联系,从而构成一个递进性的作业系列。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明确每节课的侧重点,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每节课作业间的整体性和相关性,让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的提高都呈现出一个螺旋上升的态势。
2.紧扣单元主题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在“主题”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材与组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要紧紧地抓住单元的主题意义,让学生在本单元的主题语境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达到对主题意义的结构化理解与综合性表达的目的,进而推动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任务型作业、情境化作业等方法进行自主探索,从而使其对课程内容的认识不断深化。
3.推动“教学—作业—评价”一体化设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要以评促学,以评促学。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应该从整体上把握语文课程的要求,并将评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避免教学、作业、评估三者之间的相互割裂,充分发挥各个因素的协同效应,对学生的核心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
三、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优化对策
1.统筹单元,定位目标。一个高质量的单元作业目标体系,既可以反映出新课程的要求,又可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它的特点是:目标维度全面,目标数量适当,内部逻辑关系合理,表述清晰。所以,在以单元为基础进行作业设计时,作者主要遵循“单元分析—学情分析—单元作业目标定位—分课时作业目标定位”的思路。这样的路径可以确保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能够准确地掌握单元的重点,改变低水平的重复练习的现象,让所有的作业活动都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2.作业梯度,体现适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保证教学效果。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注意到学生的兴趣特点、认知方式、学习能力的差别,避免“一刀切”,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灵活多变,使每一位学生在作业中都能得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之间的知识和能力的差别,把他们分成了基础组、综合组和进阶组,并为他们设计了适当的层次化的练习,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他们的作业,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上有了一种成就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
3.应用创新,注重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必须经过反复的实践。小学是一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老师们除了要注重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并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所以,老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不能局限于抄写、背诵等传统的作业形式,而是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鼓励学生把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带出校门,运用到生活中去。在此过程中,既加强了对文化的理解,又提高了对学生思维的理解和学习的能力。
4.基于主题意义,规划整体单元的主线。单元作业是对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的有益补充。教师应该对单元作业的内容展开整体的分析,将主题意义探究在作业中的落脚点以及学生语言和技能的发展点,让以主题意义为基础并且可以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发展的情境主线,贯穿整个单元作业的始终,让学生在新情境的活动中,对主题意义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的表达能力,最终实现作业评价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结语
在探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总体单元作业设计时,应确立一个科学的、严格的单元评估目标,设计合理、多样化、高效的作业,以体现语文活动观,重视不同水平的学生所必需的性格和主要能力的发展,使各个水平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得到快乐,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郭艳莹.小学语文单元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小学语文,2023(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