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
杨阳
成安县东城学校 056700
摘要:英语是一门小学课程,但它也是一门语言。在小学英语课程中,教师是开展教育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渠道,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当今社会,为了提升教育的品质,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老师必须提升课堂的效能。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如何改进小学英语课程进行了具体的探讨。从自己的实践出发,就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实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质量 策略研究
前言:随着新一轮课改思想的深化,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已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新时期小学英语老师应站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视角来考虑教育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地提升英语课堂的整体水平。
一、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过于狭窄
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以课本为中心,老师们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本上。但是,新课标更多地关注了对课外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老师要把教材引入更宽泛的东西,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自然。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利用课本的功能,仅仅是利用课本进行教学。尽管辅助性教科书和网上教科书能较好地把课本中的知识点整理出来,但是许多单词、语法知识离开了课本中的语言环境,就会显得生硬而枯燥。
(二)教学情境的设置是形式化的
在英语教学中,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作支撑。在这样一个很好的环境里,学生能从英语学习中得到丰富的情绪经验。所以,要创设好“情景”,就一定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但是,很多英语教师都存在着“形式化”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尽管这些“形式化”的情景和所教的东西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关联的,但是它脱离了现实生活,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可以使学生得到正面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词汇、语法水平,从而促进他们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
二、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策略
(一)深入解析教材内容,开发学生综合潜能
在小学教育课程中,教科书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识与生活,而教科书中所采用的英语会话,既可以传授基本的教学内容,又可以在指导学生使用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整体素质。要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就必须充分发掘教材的深层含义,启发他们进行深度反思,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在过去的教育过程中,有些老师并没有注意到教材中的深层次含义,他们觉得教材中的文章、词汇和语法都是让学生背得更多,语法运用得更准确。其实,教科书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因其所呈现出来的内容也不尽相同,这就自然而然地对学生的学习与个体的发展起到了不同的引导作用。其中一些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们的思考技能,拓宽他们的眼界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所以,老师要关注教科书的内容,注重发掘英语的核心素质和深层次的含义,让他们经过反思之后作出更加准确的评判,从而更好地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二)构建学习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外部环境的敏感程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构建学习情境,为小学生创设多种学习情境,如游戏情境,生活情境,比赛情境,故事情境等,使小学生在情境的刺激下,有较强的参与意愿,在具体情境下,形成具体的体验,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A Spring Outing的过程中,教师就首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让小学生讲述一下自己记忆中非常快乐的春游经历。经过短时间的思考,小学生就开始踊跃发言了,有的说爬山,自己感到非常开心;有的说野餐可刺激啦;有的说自己和朋友们去野外踢足球,过得非常愉快……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把词组呈现Mountain recognition, picnics, soccer...此时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去春游是如何准备的吗?需要带什么?可以做什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同时呈现句型:I'm going to take...with me这样的教学策略将春游和小学生自己的生活连接到了一起,让小学生顿生学习的兴趣,推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促使教学效果提高,也实现了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交流能力
当新课改中重点强调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后,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被广大教师公认为是践行生本教育理念的高效手段。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可以开展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从而在交流中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实现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This is my new friend这一单元的内容时,首先,老师让学生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有关自己家庭成员职业的照片,将学生分成了学习小组。然后,以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照片利用身边的事物进行了交流互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在日常交流活动中如何介绍他人的职业。之后,老师给学生设置了创编对话的任务,让学生合作谈论了各自家庭的照片,从而在巡视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了本课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提高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He is a ...”的能力。最后,老师对学生的合作成果做了评价,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交流了本节课的收获。这样,老师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充分实现了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结语:随着我国教学改革步伐的加快,出台了各种文件,促进了教学环境的改善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小学英语教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造类似于母语的教学环境,以提高教学水平和英语语言技能,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课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提高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可以轻松学习英语并熟练使用英语,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屏.浅谈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5):172,175.
[2]王淑艳.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8,5(46):38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