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浅谈UMU学习平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作者

张宏艳

安徽省天长市第三中学附属小学 2393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基于UMU学习平台的互动学习,这种尝试是在PBL项目式学习理论指导下,利用UMU学习平台实现小学语文学习互动的教育尝试,这是一种以学生的语文创造性学习为主体,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纳入到语文教学之中,并且达成综合学习效应的尝试,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UMU学习平台的效果具有突出的特点。

关键词:UMU学习平台;小学语文教学;应用路径

引言:UMU学习平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均有良好的收效,其学习倡导深度学习的理念,并且能够找到一条适合小学语文学习的路径。 UMU学习平台一改以往单纯的分析性精讲记忆,而是以教学方式的灵活设计,结合微课教读、自主学习、课外创新拓展“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UMU学习平台创新,尝试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UMU学习平台中的微课,实现学习无缝衔接

UMU学习平台是一种移动式的互动学习平台,这种创建微课的教育方式能够多元化的呈现互动的教育效果,借助UMU学习平台能将每一个知识点浓缩为一节微课,使完整的课堂内容被分解为多个微课小章节。当教师把这些微课章节落实到小学语文学习之中,就能建构非常完善的语文学习效果,可展现不同学习环节之间的互动。UMU学习平台利用比较大篇幅的学习,内容连接不同的学习要点,还能使学生的学习作品达到无缝衔接,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就UMU学习平台彼此反馈、互相交流,使课堂上的互动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例如,在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时,为了能让学生们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体现的民族特色,利用微课教学给学生们展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民族音频和图片,学生们就微课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以及不同民族的民族服饰和民族风情具有非常特殊的特点,于是了解了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状况。就此,教师利用UMU学习平台支持课堂教学模式的整合,为学生“点对点”地提供微课学习素材,使学生的学习视野变得非常开阔、知识和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也变得更加容易。

二、UMU学习平台更容易面向学生,展现语文学习的活动性特点

UMU学习平台下的语文创作活动,可设置不同的单元核心内容,这些单元核心内容,贯穿活动的始终,并且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形式相结合。教师在UMU学习平台中设计了不同的单元项目主题,要求学生们以创造性的方式来讲述语文故事,完成教师所设置的实践性作业,如创编喜欢的读书笔记、总结作者的生平故事,完成语文整本书阅读倡议书等等,这些有趣的创造内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更加综合性的特色[1]。

例如,在学习《山行/赠刘景文》这首诗时,学生们围绕诗词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后教师又请学生以主题为单位,就该首诗词的内容以综合性的形式加以呈现,学生可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或思维导图自主讲解的形式,构建围绕本首诗的思维线,既体现思想性又能够在课堂上实现自主合作的探究。最终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完成语文创作活动,并为其后续的语文知识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UMU学习平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资源共享变得更加容易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2]。

三、UMU学习平台同时面向学生和教师,达成互动教学效果

UMU学习平台作为目前卓有成效的学习形式,其参与互动、互相学习和共同分享的特征极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UMU学习平台本身具有信息的连通性,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的。UMU学习平台的功能可便捷地使心信息相沟通,并能根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特点,打造一条具有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路的助力渠道,从而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更佳。同时,UMU学习平台又能借助知识点的调查和提问,学习界面的简明设计,微课课程的自主、建议等,在面向学生的同时又能面向老师,给老师的客户端构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微课生成项目平台,从而能使教师在设计微课的时候大大简化步骤,提升效率,并能随时给学生以学习反馈[3]。

例如,在学习《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这节课时,利用UMU学习平台达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口语交际问题及写作延伸互动的桥梁,帮助学生统计自己在暑假生活中学会了哪些具体的技能或发生了哪些趣味故事,而后由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从而能使UMU学习平台达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性,支持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又能和教师的学习有所反馈。 UMU学习平台,以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师生互动等作为延伸,使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有了依据和评判标准[4]。

结论:综上所述,UMU学习平台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个良好的评价,在PBL下的UMU学习平台能联系课堂内外的语文学习环节,更好地实现以教师的微课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阅读,以及课外创新性学习“三位一体”的语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施益超.基于UMU学习平台的参与式教学新样态[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10):88-90.

[2]邵健谊. UMU平台支持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混合式学习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22.DOI:10.27040/d.cnki.ggzdu.2022.001064.

[3]刘艳瑞. 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高中生物学社团课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2.DOI:10.27159/d.cnki.ghzsu.2022.002756.

[4]黄聪.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的初中生物混合式教学设计——以“青春期”一课为例[J].教育观察,2022,11(02):83-86.DOI:10.16070/j.cnki.cn45-1388/g4s.202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