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张金凤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斑鸠店镇豆山小学 271512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也是形成良好人格和道德素养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上每天都会发生一些与道德与法治有关的事件,而小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因此,对他们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前言
当今的小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是被父母保护在羽翼之下,因为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心智还没有发育完全,这就导致了他们在面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时候,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而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容易有样学样。因此,小学生在心理上、行为上都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加强对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是提高其德育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重要性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从大的方面讲,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关乎国家存亡、民族复兴的大事。所以,我们必须对小学生的教育工作给予足够的关注,而在这之中,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对小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它的重要性表现在:
1.强化小学生的法治观念
我国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法治社会,法治观念应该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小学生。在小学的教学进程中,在强化小学生的法治观念方面难以起到作用。而在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可以逐步地对小学生的法治理念进行强化,让他们了解到法律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生的法治理念和法治素养都会明显地提高。尤其是,在加强了小学生的法治理念以后,能够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展开正面的积极引导,促使他们对法律有了基本的认识,也为后续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一份可靠的保障,这一点对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来说是十分关键的。
2.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校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也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在网络的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不可否认,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变得越来越充实,但是同时,网络上的某些消极消息也在对小学生产生着潜在的影响,比如小学生在玩游戏中的过度消费,这给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们可以通过网络中的法律、法治为基础进行教学,让小学生们认识到互联网并不是一个“法外之地”,从而让他们能够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使得小学生生活在法治意识的规范之下,从而避免将来可能发生的未成年人犯罪行为。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1.注重学习过程的引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要使学生从知识到生活体验的转化,就必须使教学情境更生动,重视对学习过程的引导。小学生的社会经验并不丰富,如果在课堂上,授课的内容太过死板,缺少生活的内容,不重视对学习过程的引导,学生就很难理解,更别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了。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最重要的是对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果老师们可以灵活地利用设备和资料,利用现在的多媒体教学环境,那么很容易就可以实现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
比如,在《花儿草儿真美丽》这一课中,老师可以把自己在校园花园里、社区里拍摄到的春季鲜花盛开的画面,用多媒体手段在教室里向同学们展示,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再联系日常生活中所见到、所遇到的场景,既能完成学习,又能传授爱护花草、保护周围环境的理念,使同学们对四季、对花卉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
2.丰富教学方法,增加课堂趣味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了课堂氛围的枯燥单一上。此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这使得学生很难感受到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不断地跟踪当前的发展趋势,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中引入更多的、有意义、有效的教学方式,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氛围进行改进。例如,多用多媒体手段,在讲解某个特定例子时,播放相应的视频,利用电子画板进行课堂游戏等等。另外,在网络时代,利用网络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更新课本中过时的观念,都可以丰富教师的课堂内容,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趣味性。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有别于其他的学科,由于道德与法治更接近于生活,无时不刻都能在生活中接触到,因此,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更要贴近生活,更具现实性。对教师而言,要想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做好如下的工作:第一,要对教学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保障,而且,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对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要从自身的生活经历出发,进行有效的探讨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修正错误观念。除此之外,还可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依据,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结束语
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进一步融合,将来一定会创建出一门更适合小学生学习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将各种教学方式与教师对核心素养教育的认识与运用相结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持续的完善,以实现教育改革的初衷,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袁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20):130-131.
[2]何正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A]//.中小幼教师新时期第三届“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论文集(二)[C].2022:86-89.
[3]翁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2(26):123-125.
[4]杨丽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学周刊,2022(16):126-128.
[5]李艳.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形式的思考——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阐述[J].天津教育,2022(10):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