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小学语文阅读拓展性教学的创新思考

作者

赵倩倩

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小学 810003

摘要:在指导学生开展语文扩展性阅读教学时,要按照新课程标准,首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气氛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对课文的知识进行补充,用他们的兴趣爱好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然后用扩展性的阅读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开阔他们的学习眼界,让他们掌握更好的语文学习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表达能力,开阔他们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能有所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拓展性教学;创新思考

1打造的浓厚阅读教学气氛

教师积极主动拓展自己的教学方法,主动和学生交流,真正理解他们的内心,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能主动地按照老师的指引去思考,因此,老师要运用一种科学、高效的方法,来创造阅读教学的气氛。

例如,教师可与图书馆沟通联系,将学校图书馆开放,开展引导性的教学,鼓励学生在闲暇之余,多去图书馆读书,选择感兴趣的书籍,开展扩展阅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路,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把书里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就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把他们学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加深他们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也可以主动与父母进行交流,掌握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况,并将科学的管理方式传授给父母,让他们在家里受到更好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的阅读热情,促进他们的整体素质的提升。

2精选拓展性材料,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来进行。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对拓展性阅读的兴趣不够,老师本身的素养不够,不能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选择性阅读,导致学生在阅读时读了与书本无关的书,不能真正地理解书中的意思,也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不能达到阅读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个问题进行科学指导,使用精心挑选的扩展性材料,辅助学生进行阅读,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小学生的个性特征还不够成熟,他们的学习经历还比较少,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这个特点向他们推荐几本有趣的书。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取得进步与锻炼,从而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老师也要指导学生记录重点难点,并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快速地从阅读中取得进步,进而指导他们更好地拓展阅读,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3选择与课程有关的课堂内容,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提高阅读效率

在小学中高学段语文阅读的教学中,阅读文本是一个重要的课堂教学元素。阅读文本对小学生的阅读成果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仅靠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很难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教师要精选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文本,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提升阅读效果。

例如,以《梅兰芳蓄须》一课教学为例,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梅兰芳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戏而以蓄须的方式自毁形象,高度赞扬了梅兰芳的爱国主义精神。很多学生对梅兰芳大师的了解并不深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效果。教师在进行本课的阅读设计时就要精心挑选阅读内容,将关于梅兰芳的生平事迹、毕生成就的优秀文本内容引入课堂中,让学生对梅兰芳这个人物形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扩大阅读范围。

4以多样化阅读方法,促使学生灵活地掌握阅读技能

阅读的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的阅读文本适用不同的阅读方式,不同的阅读方式能够达到不同的阅读目的。教师在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拓展性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阅读方式的创新,以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帮助学生灵活掌握阅读技巧,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结合阅读文本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创新阅读形式。

例如,以《将相和》一课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讲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会面”以及“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故事情节比较突出,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为了帮助学生深度阅读本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创新阅读方法。教师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精读,学习文本中的生字词,梳理故事情节。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策划一个小故事表演。学生可以搜集资料,进一步了解文中的三个故事,然后设计剧本,对小故事进行表演阅读。这样,学生能够通过亲身体验实践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5注重指导学生深入分析题目,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阅读思维是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与思考的能力,其中包括学生对文本字词语句、文本主题及故事情节的思考。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深化阅读主题,能够激发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分析,引导学生以阅读主题为核心对文本细节进行深入理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深度剖析,发散学生的阅读思维。

例如,以《麻雀》一课教学为例,课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与猎狗对峙并吓退猎狗的故事,赞美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在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动物的母爱为话题精选相关文本,组成群文以供学生阅读,让学生深化对文本主题的理解。这样,学生能够懂得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掌握科学阅读的正确方法,从而发散阅读思维。

新课标强调小学中高学段阅读的重要性,语文教师应重视语文阅读课堂的拓展性教学,挖掘阅读拓展性教学的创新方法。教师要精选阅读内容,深化阅读主题,创新阅读形式,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中、高阶段,阅读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阅读,可以使学生对这个世界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获得语言学习的材料,在文本中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在以育人为目的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们要打破课堂的局限,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上,通过扩展式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卞云飞.小学语文课文拓展阅读的课例研究[J].课外语文,2018,(13):87.

[2]李现强.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创新研究[J].吉林教育,20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