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关于电力施工中电力工程管理的应用分析

作者

于修远

内蒙古德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要:在当前建筑施工行业中,施工企业建立质量责任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管理制度形式化,管理流程不够清晰,过程控制不够完善,这导致了施工质量问题的频繁发生。其次,施工材料选择、施工过程控制不够严格、施工工序不正确等原因也是导致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部分施工企业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对施工质量没有严格把关,这也是导致质量问题频发的原因之一。在施工行业中,建立质量责任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建立质量责任制度的问题不可避免。一方面,部分企业在建立质量责任制度时,只是形式上的建立,没有真正的执行。另一方面,在建立质量责任制度时,管理制度形式化,管理流程不够清晰,过程控制不够完善,这导致了施工质量问题的频繁发生。

关键词:电力施工;电力工程;管理;应用

1电力工程中质量控制和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电力工程建设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电网安全和供电质量。然而,影响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无处不在,易被忽视的细节会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及使用效果。本文将针对影响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电力工程建设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如电缆、变压器、开关柜等。如果材料的质量不达标,或者与设计标准出现偏差,会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的质量。例如,电缆的质量不达标,容易导致电缆故障、电气火灾等问题。电力工程建设需要按照一定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如果施工工艺标准低,会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的质量。例如,电缆的敷设不规范,容易导致电缆老化、绝缘损坏等问题。电力工程建设需要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施工,如果施工环境出现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的质量。例如,施工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容易导致电缆老化、绝缘损坏等问题。

2目前电力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理念落后及人员管理意识薄弱

电力项目建设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的管理理念、工期长以及施工项目复杂使得电力项目建设中的管理变得更加困难。缺乏科学性、管理手段单一、缺乏科学化的管理体制和目标,使得电力项目经理的管理工作不够科学化。传统的管理理念是指在电力项目建设中,管理者往往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忽视了现代科技和管理理念的引入。这种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管理手段单一,难以满足复杂的电力项目建设需求。另外,由于电力项目建设的工期长,管理难度大,也加剧了管理工作的困难程度。

2.2管理目标不明确

建设工程造价与施工质量紧密相关。建设工程的质量是建筑工程的核心指标,而这与建设工程的造价是密不可分的。建设投资费用的提高可以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因为在建设工程中,费用的提高可以导致建设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然而,工程造价的不合理或工程质量问题也会大量增加工程投资费用。如果建设工程的造价不合理或者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则会导致建设工程的后期维护费用的大量增加,从而增加工程投资费用。此外,如果前期调查工作不够细致,也会影响工程进度和费用。因为前期调查工作不够细致,可能会导致后期建设工程的材料和施工技术的选择不合理,从而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费用。

2.3合同管理工作存在不足之处

建筑工程中,数量和工作量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由专业人员来完成。这些专业人员应该具备高水平的技术能力,以确保计算准确无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果计算存在误差,就会引起工程建设中的种种问题,导致工程进度延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工程实际建设中,工作量和任务往往会有所不同。因此,在签订合同时,需要详细说明工作量和任务,以避免后期出现纠纷。这样可以确保工程建设能够按照预期进行,不会因为合同的问题而出现任何不必要的麻烦。经理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合同条款来了解合同执行情况。只有详细了解合同的执行情况,才能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确保工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3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策略

3.1方案控制措施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是直接参与施工的主要力量之一,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施工单位应该依据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合同和设计图纸制定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这样有助于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事故和质量问题,保障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同时,施工单位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上报设计方案与报告,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施工过程中的纠纷和争议,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应对工程进行严格的工序控制及质量把关。在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控制和协调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质量问题。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制定详细的工序控制计划,确保每个工序都能够得到精确的控制和把关。施工单位应遵守国家强制性规定及规范施工技术规范。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施工单位应该积极学习和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施工单位应将过程控制措施、创建优质工程的培训内容贯彻落实到施工中。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和培训,将过程控制措施和创建优质工程的理念贯彻到施工中。这样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益。

3.2将质量终身责任制贯穿施工管理全过程

质量控制是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对于控制成效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企业质量控制的成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首先,建立质量终身责任制。将质量管理责任分解到具体岗位和人员,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对于企业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这样做可以使企业质量控制成为全员参与的过程,从而提高质量控制成效。其次,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目标,并将其分解到每个工作和工序。这样做可以使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从而在工作中更加注重细节,提高工作质量。第三,创建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及验收工作人员台账。通过台账记录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提高质量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第四,运用奖惩机制激发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和主动性。对于质量工作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质量问题严重的员工进行批评和惩罚,这样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对质量工作的重视程度。

3.3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

在建筑工程领域,施工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因素。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需要根据费用支出调整施工管理策略。制订科学的施工方案是保证工程顺利完成的基础。在实施施工方案之前,需要按照项目的总数量预算成本,细致调查施工现场,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工程错误和浪费,保证施工的高效性和经济性。为了加强工程管理,需要完善工程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强各部门的合作与交流,保证信息及时传递。工程管理体系的完善可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协同和管理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稳定和可控。运用信息化技术控制工程项目是现代化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程监控和实时反馈,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信息化技术还可以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和精度,降低工程管理的成本。

4结论

总之,在建筑施工行业中,质量责任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非常重要的。施工企业应该加强过程控制,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注重安全,保障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杨克明,胡志贤.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21(07):76.

[2]方大海.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分析[J].广东科技,2021,20(18):156-157.

[3]刘敏华.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21(06):154.

[4]宋新利.电力工程质量管理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21(33):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