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探讨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

作者

何强

旺苍县大两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广元 628200

摘要: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学生的教育问题愈发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教育的基础,是学生成长所必须经过的重要阶段,所以小学教学质量是家长关注的重点之一。在小学阶段,影响小学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良好的学校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其中学校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是重点。因此,本文通过探讨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来提高小学学校的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德育教育;安全管理

良好的德育教育对小学生的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意义和影响,开展德育教育是小学学校的必修课,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明白读书的价值和意义。当前在很多小学学校中存在着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缺失的现象,导致小学学校中教育的偏差与校园意外事故频发。所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开展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刻不容缓。因此,本文将从小学学校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角度出发,为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心理健康培育,降低学校安全隐患进行深入探讨。

一、小学德育教育与安全管理的含义

小学阶段实施德育教育目的是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律和政治建设,是小学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为了小学生健康成长、学习教育保驾护航,在素质教育中应该把德育教育摆在首要的位置。安全管理就是通过约束小学生行为,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目的是为了保证小学生生命健康安全而进行的管理方式[1]。

二、小学德育教育与安全管理的意义

小学德育教育与安全管理是小学阶段必须进行的内容,对小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深远意义。

(一)德育教育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萌芽阶段,在这一期间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关系小学生未来的发展。之所以要把德育教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是因为德育教育能充分弥补文化教育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知识积累,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让小学生接受教育的同时,得到道德方面的教育,有利于小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二)安全管理的意义

生命健康安全是小学生行使各种活动和权力的前提,生命健康安全无法保证,其他方面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安全管理也是小学学校的必修课。在学校的安全管理下,能显著地提高小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对提高小学生自我防御的能力,规范小学生行为,减少校园意外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小学德育教育与安全管理的不足之处

德育教育与安全管理几乎已经涵盖了全国大多所小学学校,但是在管理过程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影响德育教育与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

(一)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对小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德育教育就成为了发挥这一功能的必要途径。尽管当前多数小学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德育教育,但是有很多学校没有明确规定德育教育的教学方式与教育目标,部分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严重,崇尚应试教育,忽略小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所以导致德育教育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无法发挥实质性作用。

(二)安全管理的不足之处

安全管理是小学学校管理的重点内容,但同时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相比于国外某些国家,我国社会长期稳定繁荣,日常生活中普遍安全性较高,但是也不可能完全避免小学学校发生意外的可能。很多小学学校的管理者在长期安全稳定的环境下,容易忽视学校及周边环境的问题,缺少居安思危意识,等到安全事故发生后就追悔莫及,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在日常管理上也存在缺少紧急抢救工具和学校安保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在这些问题影响下,小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很难得到保证,安全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

四、小学德育教育与安全管理有效实施的措施

德育教育与安全管理都应以实践形式表现出来,如果纸上谈兵,光说不做就失去了教育和管理的意义。

(一)实施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首先,在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摒弃应试教育思维,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2]。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建立学习思维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善于发现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优缺点,学会取长补短,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小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才是小学教育的真正目的。进行德育教育,就要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受到教育,从而真正理解德育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小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对小学生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二)实施小学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很多学校总是强调安全管理,但没有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等风险发生时就为时已晚。小学生年龄较小,缺少丰富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普遍偏低,缺少应对危险的能力,因此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就要求小学学校要有居安思危意识,将安全管理与小学生日常教育融合,强化小学生防范意识,提高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小学学校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讲座,让小学生树立食品安全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用水用电安全意识等,同时小学学校也要定期检查和更新设施设备,防止设备老化失效,也要提高安保人员素质,在关键处发挥实质作用[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小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而小学学校的德育教育与安全教育是小学生成长道路上重要的工具。因此,小学学校要严格落实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为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保驾护航,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小学教学质量,促进我国小学教育事业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泽辉.小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与安全管理[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9):69.

[2]赵玲玲.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整改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22(12):14-17.

[3]姚佩仪.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德育和安全管理问题探讨[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