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指导小班幼儿自主游戏
张少红
福建省惠安县崇武第二中心幼儿园 362131
摘要:在核心素养和新课标教育理念的积极影响下,教师认真探索全新教育手段,凸显幼儿的课堂主体性,为幼儿创设自主性游戏。让幼儿有良好的自主性游戏体验,可以促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锻炼,语言交流能力和日常交往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帮助幼儿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培养幼儿关怀同学、互相帮助,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
关键词:小班教育;幼儿自主游戏;教学指导
引言:自主性游戏是小班阶段的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开展方式之一,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模仿成人的多种角色和工作岗位,有着灵活自由的游戏氛围,趣味新奇的游戏体验,使得幼儿乐在其中,积极参与。但教师在选择幼儿游戏和开展方式的过程中,应考虑到现阶段的幼儿正处于规则意识差,生活认知较低,在游戏中,往往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随心所欲,导致游戏主题和进行方向随时可能偏离正确轨道,甚至幼儿出现忘记自己扮演的角色等问题,教师应在给予幼儿自由灵活的游戏体验的同时,适时指导,想方设法地增加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良好体验和趣味印象,强化幼儿的规则概念和角色意识,让幼儿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善于参与。
一、以游戏材料为媒介,教育幼儿遵守规则
考虑到现阶段幼儿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心理的特点,教师应及时更新游戏玩法,解决无法满足幼儿游戏的兴趣需要的问题,及时创新对多种游戏材料的用法,丰富游戏内容,提高幼儿的游戏参与兴趣,实现对游戏材料的重复性利用。
现阶段幼儿缺少游戏规则意识,教师可增加游戏材料,改善游戏秩序。例如,促使幼儿开展情景性游戏:一部分幼儿扮演顾客,另一部分幼儿扮演小吃店服务员,顾客们全都挤在营业窗口,语言重叠在一起,自顾自的点餐,服务员手忙脚乱的记录,且拿出各种食物递给顾客,顾客们叽叽喳喳的带着食物坐到餐桌前吃起来。游戏过程缺少秩序,服务员和等待的顾客缺少良好游戏体验。教师可采用游戏材料制作菜单,并引导服务员发放点餐排序号的方式,实行有秩序的点餐和排队,即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和幼儿们的良好游戏体验,又强化了小班幼儿的角色意识,健全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生活中遵守规则、耐心排队的良好品质。
教师还可及时询问幼儿的游戏体验,适当采纳幼儿的提议,提升幼儿对游戏参与的喜爱度。构建宠物店情景性游戏:几位幼儿到宠物店认领宠物自由玩耍,鼓励幼儿交流自己的带宠经验。教师及时询问幼儿的游戏体验,多数幼儿觉得宠物店的设定确实非常有趣,但玩法缺少新颖性和丰富性。教师应通过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当增加一些游戏材料,例如,宠物梳、蝴蝶结、皮筋、镜子等,鼓励幼儿对玩具,宠物进行装扮;引导幼儿在卡纸上绘画骨头、小鱼、蛋糕等,放在宠物食盆中当做食物;增加多种宠物衣服和废旧盒子制成的房子,满足宠物的衣食住行。拓宽幼儿的游戏眼界,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带给幼儿良好游戏体验。
二、以评价语言为媒介,促进幼儿积极游戏
在设计小班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秉承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原则,为幼儿提供一个利于语言发展的游戏环境,教师通过多种类型的评价语言,增强对游戏的指导作用,保证幼儿的游戏自主性,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提升,让幼儿在师生的积极交流环境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现阶段的幼儿最喜欢听到的语言就是表扬和赞美,教师通过对幼儿的良好表现适当鼓励,可有效强化幼儿的游戏热情和参与积极性,同时可对幼儿提出一些游戏改进建议,促进幼儿自主游戏的良好进行。例如,幼儿在进行小吃店的情景游戏时,对游戏材料缺少归纳和整理,过度沉浸于游戏过程中,传统教师的评价方式是批评幼儿的不良表现,但这种评价方式可能会伤害到幼儿的自尊心和游戏积极性,教育效果不显著,导致幼儿在下次游戏过程中,不敢充分展现自我和过度沉浸游戏,影响幼儿的游戏体验。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可采用鼓励式语言:“教师认为游戏表现也包括将材料整理好这一项,我看看哪位小朋友的游戏材料摆放最整齐?”激发幼儿的比较心理,促使幼儿将材料合理归纳,分类放好。在这时,教师应深化教育影响,对幼儿提出表扬:“哇!你们都太厉害了!你们的小吃店餐桌这么整齐,肯定会有更多的客人来光顾生意!”温和的语言表达方式易于幼儿接受,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到了师生平等和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体现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主体性,培养幼儿的温和待人思想和良好相处意识。
三、以观看视频为媒介,培养幼儿正确习惯
教师可通过利用多媒体为幼儿播放生活技巧视频,引导幼儿认真学习,强化游戏体验的同时,培养幼儿形成正确习惯。
教师为幼儿播放正确过马路的动画视频,并结合顺口溜:“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鼓励幼儿以过马路开展自主游戏:一位幼儿扮演“交通灯”,随机拿出红、绿、黄三种卡纸作为交通灯信号,其他幼儿站在距离交通灯三米远处,按照信号前进或是停在原地不动,到达交通灯位置的幼儿获得胜利。教育幼儿掌握基础交通规则,培养幼儿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教师通过为幼儿播放游戏视频,打开幼儿想象的空间,促使幼儿开展角色扮演游戏:例如,一位幼儿扮演“爸爸”,另一位幼儿扮演“妈妈”,他们为自己的“宝宝”过生日,用可食用材料或是彩色橡皮泥等游戏材料,按照视频中的正确步骤制作生日蛋糕,既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保证游戏进度的顺利进行,解决幼儿不知下一步该如何进行的茫然状态,丰富幼儿自主性游戏体验。同时,多人合作的游戏形式,增加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交流和沟通,培养幼儿的合作游戏意识,有益于幼儿间和谐相处,健康玩耍。
结束语:在指导小班幼儿自主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科学灵活的策略,以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对游戏进程加以指导,对幼儿遇到的游戏困难适时介入,推进游戏进程。以游戏材料为媒介,拓宽游戏视野,创新幼儿游戏体验,教育幼儿遵守规则,培养幼儿合作游戏意识;以评价语言为媒介,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充分展现自我,还可通过温和的建议性语言,对幼儿的游戏方式促进改正,师生和谐对话;以观看视频为媒介,教育幼儿形成正确习惯和生活技巧。不断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陆意玲,崔艳.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提升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途径探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20(03):107-109.
[2]黄学连,万雪梅.自主游戏中分享活动有效性策略[J].现代交际,2017,(2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