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传承文化,了解汉字

作者

骆燕茹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益群小学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教学方法,以传承文化并帮助小学生深入了解汉字。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实用的教学策略和建议,包括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以及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和兴趣将得到提高,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课程设计和课堂引导非常重要,同时需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发展。希望本文为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关键字:传承文化;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方法;趣味识字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识字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识字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语文学习,还对其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趣味教学法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在过去的识字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不够贴近生活,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生字;教师对汉字文化的传承不够重视,学生对汉字背后的含义理解不足。因此,研究趣味识字教学法,对于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 ,增加语文识字趣味性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游戏是一种有趣且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活动,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是推动学生识字的主要动力。因此,采用将识字教学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汉字,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识字教学中来。

首先,游戏化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通过在识字教学中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认识汉字,并且记忆深刻。例如,汉字卡片游戏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汉字的形状、读音和意义。比如在学习《日月水火》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汉字“山”的图片,通过将文字具象化,更加方便学生的记忆。汉字拼图游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组成和结构,比如将“音”、“念”等一些上下结构的字拆分开,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加深对不同字体结构的理解。汉字接龙游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汉字的含义和用法。比如教师说一个“车”字,让学生说出一系列和“车”有关的词组。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用法,它们不是独立的,当字与字联合,便形成了词,而词与义的结合则构成了句。

其次,游戏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游戏化教学中,学生需要自己思考、探索、实践,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认识汉字,这样就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比如在学习“火”和“灬”旁的系列性汉字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在厨房里各种食材的具体制作方法,并模仿相关动作,通过无实物表演提高对相关汉字的理解性记忆[1]。

另外,游戏化教学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参与学生的游戏,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就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比如,在学习《姓氏歌》时,教师就可以采用问答式的游戏教学方式,在与学生一问一答之间,让其熟悉汉字的组成结构[2]。

综上所述,游戏化教学方式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游戏化教学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结合传统文化知识,注重识字教学的拓展

教师通过结合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识字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认识汉字的同时,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从而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拓宽他们的视野。比如,汉字不仅有象形特点,还具备一些发声规律。如双声,是指两个汉字的声母相同,如“玲珑、蜻蜓”等。这些词语中的第一个字和第二个字的声母都是相同的,使得这些词语的发音具有一种特殊的音乐感和节奏感。在古诗词中,双声的运用更加常见,成为汉语言文化中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还有叠韵,是指两个汉字的韵母相同,如“荡漾、峥嵘”等。这些词语中的第一个字和第二个字的韵母都是相同的,使得这些词语的发音更加和谐、流畅,也具有更强的音乐感和韵律感。在古诗词中,叠韵的运用非常普遍,往往能够创造出优美动听、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对偶是指两个句子或者两个词语在结构上相同或者相似,如“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等。这种修辞手法不仅是为了追求语言形式上的对称美,更是为了表达两个句子或者两个词语之间的相互呼应和对比关系。在古诗词中,对偶的运用能够创造出节奏整齐、韵律优美的诗歌风格。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汉字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也构成了汉语言文化的独特特点和底蕴,为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汉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教师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识字教学中,还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汉字,同时通过识字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例如,在教学生“龙”字时,可以介绍中国古代对龙的崇拜和“龙”字在古代文字中的演变历程,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结合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识字教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汉字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生“月”字时,可以介绍古代诗词中“月”的象征意义。通过让学生搜集一些关于“月”的古诗词,并让其大胆猜测其中“月”所指代的意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古代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结合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了解汉字文化背景的同时,更好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三、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丰富了解汉字的渠道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汉字与图片、视频等元素相结合,制作形象生动的识字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汉字的形义关系[3]。例如,教师在教授“休”字时,通过播放一段动画,讲述一位疲劳的老人倚靠在大树下的情景,从而引出“休”字。这种方式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提高识字的兴趣。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汉字书写比赛、朗诵比赛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汉字的书写和发音,加深对汉字的认识。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汉字听写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提高汉字的书写和记忆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说唱儿歌比赛”,通过朗读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方便学生理解一些字、词的具体使用语境[4]。

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亲子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也能接触到汉字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汉字的应用场景和文化背景。例如,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适合他们年龄段的绘本、故事书等,让他们在阅读中认识更多的汉字,并理解汉字的语境意义。比如《神奇的汉字》这套绘本具有很好的互动效果,包括翻页、抽拉、转盘等35个互动立体机关,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了解字形结构、发现汉字构成规律。

另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自主探究汉字的音、形、义,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学生在网络上查找相关汉字的知识,自主探究汉字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比如了解汉字的笔画的组合方式和规律以及其所反映的汉字书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

综上所述,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更多的汉字,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了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实施策略。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趣味识字教学法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认知规律,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其次,趣味识字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素养。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意识,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汉字。最后,本文研究的趣味识字教学法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这些方法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法也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以满足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总之,本文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希望通过这些方法的实施,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娇娇.趣味识字,夯实基础——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教学浅探[J].当代家庭教育,2022,(25):178-180.

[2]李敏.传承文化经典,感悟汉字内涵——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3):73-75.

[3]陈海梅.趣味识字,快乐学习——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2,(06):83-85.

[4]胡忠.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策略研究[A].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现代化教育国际研究学会论文集(七)[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202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