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与家风家训的融合
黎燕玲
大埔县张云栽实验小学 514299
摘要:“立德树人”作为现代基础教育的关键任务之一,需要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积极加强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上,关注学生“三观”的形成和发展,深化学生综合素养。家风家训作为传统文化中关键的内容,将其和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相互融合,能够起到积极的传承传统文化、深化学生道德修养的作用。在本文中,就将以“立德树人”方针为宏观指导,探究小学语文和家风家训的融合策略,期望能够为一线教师的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学;家风家训
党中央十八大当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开始强调“家风”的建设问题,并提出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的观点,督促社会大众在家庭教育当中践行言传身教、育德的理念,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让后代也能够拥有良好的品行。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历史当中,都非常重视家风的形成和家训的实施,逐步形成了品德文化的一部分。
一、教育取向层面家风家训的意义
从教育取向的层面来看,家风家训有助于强化小学生的道德意识生成和发展,而且还能够关注道德行为的有效培养。在家庭生活中处在“长辈”身份上的大人的道德行为和言行举止,都会对孩子起到表率作用,良性的言行能够构筑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有感染性,这种契合小学生生活习惯的教育形式,能够让孩子形成深刻印象,并投入到生活中,形成新的体验和经验积累。整体而言,“立德树人”作为现代基础教育的关键任务之一,需要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积极加强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上关注学生“三观”的形成和发展,家风家训的融合,有助于将学科知识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美德的内容激活起来,对小学生加强教育。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与家风家训的融合策略
(一)立足语文经典内容,融入家风家训理解,促进传承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当中已经收录了较多经典作品、古诗词,它们能够对小学生的品性修养起到积极的熏陶作用,令学生意识到良好行为习惯、优秀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例如节俭、立志、勤奋、孝顺的内容,都属于家风家训的内容,也是凝结了古人的智慧,可以对学生起到榜样性的作用。
如《小蝌蚪找妈妈》(二年级)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文本内容,向小学生提问“如果你和自己的妈妈走失了,你会感到着急吗?你该怎么做?”引起小学生对父母的依恋心理,同时强调家人对我们的重要性,激发共鸣,为家风家训理念的渗透奠定基础;除了课文本身之外,部编版教材中还有专门针对小学生的口语表达的口语交际模块,以二年级下册“注意说话的语气”来说,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回忆,自己的父母在对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说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语气,相对的,自己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父母,是否也要使用温柔、亲切的语气,不能对父母和老人大吵大闹,也不能使用不尊敬的称呼等等。总体来说,借助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家风教训教育,能够起到较好的基础性作用,有助于促进之后一系列的家风家训渗透教育策略的实施。
(二)组织国学经典诵读,增强学生汉语语感,提升审美
鼓励低年段的小学生,每天早读时间和老师一起诵读国学经典,并配合不同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常见的适合低段小学生的国学经典包括《三字经》《朱子家训》等;与此同时,定期进行诵读活动,深度理解国学经典中蕴含着的家风家训文化。另外,在诵读的过程当中,小学生们的阅读面和知识面也有所扩张,汉语语感也得到了一定的强化,有助于提升审美素养、夯实写作基础等。
(三)走访班内优秀家庭,探索家风家训故事,加强宣传
针对一些已经有自己的家风家训的家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走访和了解,整理家风的内容,并予以肯定和宣传,让更多家庭关注家风家训方面的教育。具体来说,语文教师可以和学校的宏观决策相互协调,在不同年级和班级中征集学生的家风家训内容,要求体现出对孩子教育的理念。例如,某个父母写下了“自立、努力,尊敬老人,诚信友善”的内容,由学生带到了学校的家训征集活动中,并展览在了学校的公布栏上,对其他学生起到激励性作用,也让更多的小学生意识到家风家训的意义。
(四)鼓励学生撰写家书,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深化发展
低段的小学生写作能力还比较有限,但是对一篇短小的家书来说,小学生完成的难度并不高。具体来说,在一些比较特殊的节日,如母亲节或者父亲节,教师组织班级上的小学生写一封“家书”,内容不限、字数不限,只要能够表达自己对父母、对家人的感情就可以;随后,将写得比较好的家书集结成册,成为“班级小小家风纪念册”,放置在班级的图书角中,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们相互学习,并在表达自己的感情、阅读他人的表达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感恩意识。
(五)定期进行家风征文,叙述家风家训故事,拓展教育
不同的小学生的家庭环境都不一样,接受到的家庭教育也有所不同,语文教师可以定期组织“我和我的家庭小故事”征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说说自己家里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家风”,以及衍生出来的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可以是自己的经历,也可以是自己父母的故事多等等。在参与征文的过程当中,小学生们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叙述故事的能力。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鼓励孩子们进行朗读,使用录像的方式让小学生的家长也观看到孩子的表演,在无形之中对家长进行教育,让家长意识到孩子的成长中自己的言行举止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提升家庭教育效果,拓展语文课堂。
结语:
综上,良好的家风家训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珍贵的品格,从家庭层面而言,也是家族代代相传的精神;从社会层面而言,则是道德的传承。家风家训融入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当中,在教学活动、实践活动中加强品德修养教育,能够进一步激活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价值,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令学生在品行和道德上有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武佳宜.植根课堂 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融合的研究[J].女人坊(新时代教育),2021(18):1-2.
[2]杨品利.谈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与家风家训的融合[J].安徽教育科研,2022(5):2.
[3]黄紫钰.浅谈"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