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王广义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胜坨中学 257500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发育十分迅速,而心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因此,初中生不可避免地处于一种身心不平衡的状态,使得他们普遍十分敏感、容易感伤。初中教师,特别是作为统管班级学生大小事务的班主任,除了关注学生成绩,更应当关注学生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不仅仅会影响其学习成绩,更是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和生活习惯,甚至决定学生今后的有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初中班主任应当在工作中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引言:青少年的人格和心理发育尚未完全,在成长过程中相较于成年人更容易出现心理疾病。世卫组织有研究表明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我们人类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只有在心理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各项活动才能有效开展。因此,心理健康绝不是一件可以忽略的小事。初中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顺利完成学业、完成身体的成长和心理的发展。本文笔者将探究初中班主任如何在工作中渗透心理教育,仅供各位初中班主任讨论。
一、帮助学生发现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正常、和谐的状态,包括身心知觉明确,能正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质,情绪稳定、乐观向上,有目标、有积极性、有执行力,人际关系和谐等。初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也要明白健康的重要性,懂得保持身心健康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和身心发展。初中班主任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到健康的含义,心理健康的内容和要求,并以此教会学生对标自身,发现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班主任可以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式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1.通过趣味测试掌握学生心理状态
初中班主任可以通过网上科学的心理小测试,帮助学生测验一下心理状态问题。这样的形式不仅科学高效还充满趣味性,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可以是问题积分制,便于学生根据分值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等级;也可以是通过对某些物品进行绘画等形式,通过学生绘画作品中的特性来分析,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判断和了解。
2.动员其他学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初中班主任可在与其他学科老师的工作交流中,着重对学生的状态进行探讨,结合学科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科作业、学生成绩等情况反映出的学生态度问题、行为表现,分析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及时发现学生是否存在学科问题。
3.引导家长重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教育中,家庭教育和校园教育的重要性不分伯仲,只有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沟通,达到家校结合的程度,才能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初中班主任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工作,可以通过家长会、电话沟通、实地家访等形式,询问学生的家庭表现,分析学生的身心健康状态,并引导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加以重视,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二、引导学生表达心理健康问题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初中班主任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及个人隐私。所以,在心里健康方便,只凭家长、教师、小测试来判断学生的心理状态还不够客观,需要结合学生本人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初中班主任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征询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心理问题。
1.开设留言信箱。给学生一个平台,让其就学习、生活遇到的问题向老师求解,这样的方式也能保护学生隐私。
2.开展心理小队。让学生之间按自己的意愿,结成小队。学生之间没有什么隔阂,学生向自己的朋友表达心理问题更加没有向教师倾诉的压力,便于学生第一时间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解决。
三、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初中版主人可以建立“学生个人+同学互助+教师指导+家长关爱”的模式,解决学生的内容问题,调动所有关注配合的人,采取一切可行的策略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有效解决学生健康问题,帮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
1.组建一对一心理辅导模式。可以是一个学生对一个学生,班主任可以设立心理委员,并请心理委员组织一些志愿者开展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也可以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动员其他学生老师参与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对于喜爱某科的学生、喜欢这一学科老师的学生由该学科教师负责,在学生不排斥、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帮助学生顺利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2.组织课堂时事热点分析活动。初中班主任可以结合相关的教材,或者通过对相关的社会问题、学生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开展集体讨论或者主题班会,通过学生对某一事实的认知和看法,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掌握学生的心路历程和思想状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加以引导。在讨论中向学生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达正确的想法,引导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自尊自强,自爱自制,帮助保持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及核心素养。
3.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初中班主任应该鼓励学生通过社交活动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向学生表明人类是群体性动物,只有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参与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才能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4.鼓励学生通过运动排解苦闷。有了心理问题不可怕,初中班主任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能够积极开发解决途径,找到适合自己的、合法有效的、于自身发展有益的排解方式。适当的运动是再合适不过的发泄策略了,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在身体排汗的同时把心理的烦恼一并排解出去。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要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目光长远,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尊重学生、时刻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发现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并且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保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真正成长、成材。
参考文献:
[1]刘继荣.浅谈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甘肃教育研究,2023(06):76-78.
[2]杨兆宝.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2022(08):102-104.
[3]李彬港.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2020(0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