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Rural Education

学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史慧心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 102208

摘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理性认识自我、了解心理状况、有效管理不良情绪、提高心理素养和适应力,从而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策略

前言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学生在自我意识、社会适应、情绪调适、学业压力、人际交往、亲子关系、生涯规划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导致学生出现焦虑、抑郁、自杀等倾向,对学生成长和身心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压力大、厌恶学习、人际关系困扰、亲子关系紧张、抗压能力低等。这些因素常常重叠或互相加剧,使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复杂和严重。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是个性化、细致化、温馨化的教育。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适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不断地推进和发展。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辅导和心理治疗服务,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上也取得了诸多进展和成就,同时还在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创新。

(一)意识提升策略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不足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提升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如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课、组建心理社团、邀请专家到学校开展心理讲座,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二)积极应对与自我调适策略

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建立心理档案、为学生提供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应对心理困扰的能力。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专门的心理训练课程和活动,在趣味心理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和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自尊自强、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品质。

(三)心理支持与心理咨询策略

除了开展心理课以外,学校还应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团体辅导、个体咨询以及心理支持,学校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提供一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不同的心理问题可以找不同的心理健康教师或心理专家解决。

(四)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开展个性化服务

学校应该制定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包括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培训、心理治疗等多种形式。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展开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力求更好地帮助学生。

(五)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引进心理专业人才,制定相关课程和专业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大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和建设,提高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

(六)提高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度

学生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其心理健康也有重要影响,学校需要通过更加开放的交流和沟通形式,促进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

(七)建设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线上咨询平台以及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活动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此举可使学生更方便及时地获得心理帮助,并加深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另外,通过建立互动沟通平台来收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诉求,以此来有针对性地制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引导性和实效性。

(八)鼓励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各项心理健康教育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面对压力、保持良好情绪,还可以通过阅读心理健康的相关书籍、适当体育锻炼、音乐放松等途径减轻心理压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水平。

三、实施策略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贴合实际需求

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健全配套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定制化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贴合学生实际需求和自身状况,注重根据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已经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采取专业的心理治疗措施。

(二)要与社会对接才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水平

学校可以通过招聘心理专家、与心理机构合作、和社会资源对接等方式,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与社会机构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观念和技术的更新换代,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创新与发展。

(三)建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政策保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具备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学校可以通过聘任访问教授、人才引进计划和其他相关政策等途径吸引、培养、留住心理学科的高水平人才,推进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同时,学校还应在政策保障方面下功夫,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制和保障体系,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在未来发展中,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此外,随着工具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可以在技术上探索更多互动沟通工具,并进一步创新理念,探索出更加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智能化和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治理效果。

结语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非常重要的课题,学校应深刻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多元化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并积极参与破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中不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同时,家长和学生自身也应重视和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开发心理潜能、树立自助和求助意识,理性面对心理困扰,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相信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会得到有效解决,为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陶茜茜,吴琼.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研究[J].山西青年,2022(23):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