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研究
彭玉娟
河南省上蔡县华陂镇华南小学
摘要: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学到更多实用的东西,认识更多的朋友。因此,构建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班级文化,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使他们的全面发展得到发展,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针对这一现状,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小学班级文化特色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班级;班级文化;特色建设
引言
小学班级文化的构建,是指师生通过合作,营造出一种有文化氛围、有个性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文化的重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来构建学校班级文化。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校对学生的班级文化建设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班级文化在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老师要为班级文化的构建做好准备,努力实现班级文化的持续创新,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教育氛围和成长环境。
1.加强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意义
1.1.能够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班级管理对教育的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强化班级的特色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实施班级管理战略,打破过去的刚性管理局面,增添更多人性化的内容,学生们会更加主动地与他们合作,从而使班级的管理更加有效,对学生的成长也更加有利。
1.2.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所以在进行教育教学时,要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更多的关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校中,要想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品德,就必须有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地参加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2.小学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传统教学思想阻碍班级文化建设
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下,小学班级管理也将面临一场全方位的变革,因此,对班级文化的构建应给予更多的关注。目前,许多老师对课堂文化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觉得课堂文化的作用并不大,真正重要的是要把知识和做人的基本原则传授给学生。然而,他们也许并没有意识到,如果一个班级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仅仅遵循传统的教育方法,就不会有新的发展,甚至会停滞不前。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下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率。在许多情况下,班级的管理方法和教学方法上的问题,都和班级文化的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
2.2.学生的班级文化建设意识不强
就班级文化的建设而言,只有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出一个高层次的班级文化。许多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对文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因此在班级文化活动中,许多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或积极性不高,这就造成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困难。另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对学生的文化教育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的文化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若长期的班级文化建设未见成效,则说明老师对学生文化的教育尚有不足,因此,老师应在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意识进行培养。
2.3.班级缺乏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
班级特色文化的构建,是要靠班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来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的班级文化。许多老师在进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时,尽管在学生的文化教育上下了不少功夫,也将许多班级文化建设的理念灌输到了学生的身上,但这些理念并未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或是落实的不够多,使得班级文化建设都是纸上谈兵,缺少实践,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不能真正地发展。
3.加强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3.1.改变传统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班级文化建设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严重影响了课堂文化的构建。要使班级文化真正有特色,首先要对师生进行思想上的调整,使之适应时代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从教师的视角出发,教师是小学生的引路人,首先要自己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然后再将正确的学习理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慢慢地感觉到新的学习理念的优势,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可以全面地进行班级特色文化建设,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也会慢慢意识到,班级建设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既能激发学生对班级文化的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2.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增强学生班级文化建设意识
针对目前小学生构建特色班级文化意识不强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构建班级特色文化,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每个人都能展现出自己的特点,在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中,同学们会慢慢地体会到,班级特色文化的构建实际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3.3.增加学生们的班级文化建设实践能力
班级的文化建设,并不只是单纯的对班级思想文化的宣传,还需要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班级文化的建设中来,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班级特色文化的魅力。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文化的构建中,要经常性地进行实践活动。例如,老师可以组织一次在教室墙上贴画的实践活动,老师先对题目进行设计,再让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构思来设计和绘画。在此过程中,同学们不但体会到了班级文化的重要意义,而且还培养了同学们的实际操作与逻辑思考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小学班级特色文化,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一进程中,教师必须起到对学生进行主动指导,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特色文化的构建中来。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他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到班级特色文化的重要意义,从而以一种更正面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去对待自己的人生,从而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黄相宗.“双减”背景下如何利用特色活动推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3,(09):64-65.
[2]赵相伟.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研究策略[J].考试周刊,2022,(07):17-20.
[3]文学芳.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2021,(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