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罗桂林
常德市鼎城区善卷中学 415101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与优化成为新时期的热点话题。而在实施“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的作用,提高其语文素养,对传统的作业模式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因此,本文从当前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双减”政策下的中学作文作业的设计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应对对策,为一线的老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背景 初中语文作业 问题与策略
引言:我国的教育改革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和政府都对学校的管理进行了调整,从“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此,在当前的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作业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手段,其作用不可小觑。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作业的布置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甚至有的作业根本就毫无意义,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需求,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并制定新的课程标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作业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目前,初中语文作业主要是以“读”和“写”为主,而“写”和写作训练则被忽视了。其次,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布置,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不能够很好地消化,导致作业的有效性不足。再次,有些老师为了提高自己的升学率,占用大量的课外学习时间,使学生的课下阅读量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
1.1作业设计机械单一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作业的设计大多以书面的形式为主,缺乏多样化的作业内容。这种单一的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应试考试的压力下,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一味地要求学生进行文化课的学习,而不注重对他们的语文写作方面的训练,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学生的语文成绩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语文”的知识是中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初中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的人文性学科。但由于中考制度的影响,许多学校和家长都只重视学生成绩的好坏,而忽视了对文言、字音、阅读等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关注。因此,多数的初中生认为语文的学习应该以读写算为基本的任务,而不是将时间用在做其他的事。这样的想法与作业的设计初衷相违背,使不少的同学失去了对于语文的兴趣,从而造成了“题海战术”。
1.2作业量多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往往会增加作业的数量,而学生的作业量也是有限的,因此,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例如:(1)批改率低。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老师习惯性地用批改方式来进行管理,这样的做法导致了批改的效率很低,而且还对作业的质量有影响。(2)作业难度大。虽然国家规定了初中生的课外作业内容,但由于受升学率的困扰,使得很多初中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还有些学生会选择逃学,这不仅给学校和家长带来损失,还占用了一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使他们的生活受到严重的限制。(3)缺乏创新。一直以来,我国的语文写作都处于一种“题海战术”,而不是根据实际的社会发展需要,去改变和创造。
二、“双减”背景下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具体对策
2.1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分层设计作业
作业的设计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设计,不能一概而论,一刀切。例如,对于初一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面相对来说比较窄,在作业中布置难度较大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小组完成,但要注意因材施教,不可照抄照搬。同时,作业的设计也应体现层次性,分层设计,每个人的水平和性格都有差别,所以在选择题目的时候,教师应该考虑到不同年级的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到班级的差异,分层教学,对成绩好的优等生,应给其更多地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对后进的中等生,给其更多的指导,使之取得进步,提高自尊。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语文的有效实施。
2.2考虑学业的生活性,布置开放性作业
作业的设计要有开放性,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业的内容可以是来自书本,也可来源于实践,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上,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题海”。在作业设计时,我们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地进行作业,要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业的作用,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为以后的学业打下基础。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引导学生,比如,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课后复习,鼓励学生多看书,多写,也可组织小组活动,让其他同学也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作业,增加彼此的了解,互相帮助,增强情感,使每个成员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体会到快乐。
2.3考虑作业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多数老师都认为写作业就是写字,而其他的副科则被忽视了。“减负”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一个人的行为。“减负”不仅仅是指对学生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影响,让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学会自我约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因此,为了提高语文作业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首先,要改变以往的“抄”和“读”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学会写好词好句,理解文章的意思,从而达到读写结合。其次,要注重对作文进行多角度的评价,鼓励其不断的自我提升。再次,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作业。最后,还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使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共同进步。总之,多做一些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作业,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增强自信心。
结束语:通过对我国的现状和中学生的作业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出,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作业的布置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作业的设计不合理,没有考虑到不同的家庭环境,以及学校的设施等因素。这些都需要我们的老师去思考和改进。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中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并提出一些建议,为初中语文的作业的优化与管理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冯涛.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与管理分析[J].少年写作,2021(17):2.
[2]陈琳.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J].互动软件,2021(6):36-38.
课题名称:《“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CDJYKY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