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德育教育渗透探讨
徐汝国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黄前镇谷家泉小学 271036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德育教育的渗透至关重要。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教学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修养。基于此,本文明晰了教育即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思想改造,即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把立德树人的思想品德教育贯彻到实践中去,促进学生良好思想个性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
前言:
数学教学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还为他们提供了发展数学技能的机会。然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它还可以渗透德育教育,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品德素养。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倡诚信和合作的行为,以及鼓励创新和自律等方式,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学中。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理念的渗透作用分析
新时期下,各种思想层出不穷。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课堂是开展德育和思政教学的重要场所,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给学生传播良好的思想,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和思想意识。这样,久而久之,小学生就能够辩证看待周围的事物,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能做,培养学生心存感恩、懂得孝顺父母、服务社会的意识[1]。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小学数学教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如果学生不理解知识内容和背景,就会对德育理念的内容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排斥的情绪,如果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将教材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营造道德学习的氛围,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思想,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思政和德育理念的渗透做好准备工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理念的渗透路径
(一)提升教师的德育育人觉悟
小学数学学科教师在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思想层面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将德育理念渗透到数学学科课程教学中,这是新时期背景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2]。对此,学校可以组织小学数学学科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理论学习,邀请专家或一线教师到学校进行德育相关讲座,让教师在讲座学习过程中丰富其理论知识,为之后更好地将德育教育理念融入课堂奠定基础。其次,可以组织学校全体数学学科教师对数学学科课本中的知识进行集体备课,找出教学中的德育元素和理念,并将其添加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二)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学科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教育观念的变革和创新。例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质疑教学、分组教学等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把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学内容介绍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同学们提供几个实例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以此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强化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三观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要学会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用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去感染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精神。小学生要有崇高的理想,并能够以知识为武器,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为自己未来的事业和发展做好准备工作。在促进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德育教育和数学学科课程教学并非相互矛盾的,它们应相互整合,以促进“学生成才”为依托,推动“精神塑造”工作的开展。
(三)立足学科准则,渗透道德因素
在小学数学学科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德育教育理念融入到学科的教学之中,使其更加充实。从数学学科准则的历史发展入手,结合数学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精准性。
例如,在数学学科“统计”课程的学习中,我们会学到各种统计图,而教师用的例子可以是我国的经济总量历年发展的折线图和柱状图,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很直观地了解我们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并能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拓展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得心应手,并不断指导学生,还要把德育教育的内容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仔细地规划和完善,如方程、轴对称、找规律、大数的认识、圆周率、比例等课程的教学中,都可以借由我国古代数学研究的故事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可以在故事的氛围中感知我国古代数学科学家研究知识的辛勤、奉献以及刻苦钻研精神,极大地感染学生的心灵,树立他们正确的三观,稳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此外,教学内容还应包含教师组织的实践活动,我们都知道知识应用于实践,实践促进知识完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还要注重完善实践活动的内容。这种方法不仅体现出了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小学数学应用在生活中的价值[3]。
再如,以“轴对称和旋转”知识学习为例,在教学中我们结合“剪纸”的主题,引领学生先开展剪纸的实践活动,然后教师可以先将轴对称和旋转的理论知识内容教给学生,接着让学生在生活中思考剪纸中的图形变化知识应用,将生活化内容加入题干,让学生逐渐理解和认知,并在知识的深层理解中加强对数学文化的理解,达到提升数学学习效率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理念在数学学科中的融入和渗透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从理念到方法、从模式到途径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合理的安排,更为关键的是,要结合当前的新课标理念和德育理念渗透教育,利用润物无声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改变学生,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学生健康成长[4]。
参考文献:
[1]张彩凤.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策略[C]//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讨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2021.
[2]徐乐希.爱与责任:让我们用数学来表达——小学数学中德育理念渗透的故事[J].我爱学·课程与教学研究, 2022(1):0006-0009.
[3]王晓琳.基于立德树人理念渗透的小学数学行走活动探究[J].小学时代, 2021.
[4]尚义卓.基于德育思想,完善小学数学教学[J].吉林教育, 2021, 000(019):P.92-93.